(
课件网) 13 纸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目 录 1 核心素养 2 3 4 5 6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活动手册 板书设计 课堂总结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 ※科学思维: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探究实践: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态度责任: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重点 ※能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难点 新知讲解 纸的发明 新知讲解 生活中的纸制品 生活中的纸制品有很多,如纸杯、书、贺卡、纸盒、包装纸等。虽然这些物品都是用纸制作的,但由于纸的质地不同,用途也就各不相同。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纸的分类方法是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文化用纸、包装用纸、技术用纸和生活用纸四大类,如下所示: 新知讲解 文化用纸:新闻纸、印刷纸、凸版印刷纸、胶版印刷纸、胶印书刊纸、书写纸、制图纸、复印用纸。 包装用纸:指一般商用包装纸,如茶叶包装纸、牛皮纸、纸袋纸等。 技术用纸:包括各种记录纸、传真纸、心电图纸等。 生活用纸:如卫生纸、面巾纸等。 新知讲解 纸是最普遍的物质资源之一。新闻纸用于印刷 报 纸 、书 刊等。箱纸板用于制作纸箱,装运物品。牛皮纸用于制作纸袋、信封、唱片套、卷宗和砂纸等。书写纸用于制作表格、练习簿、账 簿 、记 录 本等。锡纸用于包装食品。 新知讲解 了解造纸术 1.蔡伦与造纸术。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的蔡伦通过总结前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作为原料的造纸方法,生产出了轻便且价廉的纸张,让更多的人可以用上纸,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现在,常见的纸有印刷纸、书写纸、绘图纸、复印纸 、医疗用纸、包装用纸 、生活用纸、硬纸板等。 新知讲解 2.造纸的流程。 西汉初年,中国已经有纸了。最初的纸是用麻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而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杂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直到东汉时期,经过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新知讲解 第一步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浸沤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新知讲解 第二步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春捣的方法切断纤维,使纤维成为纸浆; 新知讲解 第三步是抄纸,即把纸浆掺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miè)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新知讲解 第四步第四步是晒干,即把湿纸晒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新知讲解 造纸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原料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纸。到了隋朝、五代时期,竹、檀皮、麦秆、稻秆等也都作为造纸原料,先后被利用,从而为造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充足的原料来源。在纸张品种方面,从唐代到清代,中国生产的纸,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泥金银加绘、砑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 新知讲解 造纸术的发明 新知讲解 了解纸的性质 1.研究不同纸的吸水性。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纸的吸水性。 实验材料:图画纸、美工纸、打印纸、面巾纸、蜡光纸、滴管、有颜色的水。 实验步骤:(1)用滴管吸取有颜色的水,分别滴一滴水到被检测的纸张上。 (2)比较各种纸面上液滴的形状及液体被吸收的速度。 新知讲解 实验记录: 纸张类型 图画纸 美工纸 打印纸 面巾纸 蜡光纸 水滴形状 圆形,较鼓 圆形,较扁 圆形,鼓起 无水滴 圆球形 吸水速度 较快 快 较慢 非常快 慢 新知讲解 实验分析:美工纸和面巾纸吸水比较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