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12498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0844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二,解析,答案,测试,变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懈。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闭关锁国 D.文化专制 【答案】B 【解析】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这就是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也逐渐导致了国家军事作战能力衰弱,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中处于偏安局面。故选B。 2.964年,宋太祖下令各州赋税收入除地方度支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不得占留。宋太祖此举意在(  ) A.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B.限制地方长官的征税权力 C.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 D.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答案】A 【解析】宋代地方赋税除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外,其余部分全部由中央掌控,因此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故选A项。 3.从表中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  ) A.历史解释带有时代的选择性 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复杂 C.研究者的史观左右历史事实 D.历史研究方式决定历史结论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不同时期的人物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有所不同,说明历史解释具有时代性特点,故选A项。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者的史观不能左右历史事实,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三人历史研究方式的不同,排除D项。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名句。1040年,范仲淹因直谏触怒皇帝,被贬到陕西地区,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他当时的军事对手是( ) A.契丹 B.大夏 C.大金 D.蒙古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040年……范仲淹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位于北宋西边方向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西夏。故选B。 5.《金史》记载:“(金太祖说)‘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史籍所述两个少数民族政权( ) A.都创立军政体制 B.政权建立后其封建化进程加快 C.长期与北宋政权对峙 D.都兴起于辽河上游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是指辽和金,创立军政体制的只有金;长期与北宋政权对峙的只有辽;兴起于辽河上游的只有辽,金兴起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故排除A、C、D三项。辽和金建立后,都积极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使其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加快,故选B。 6.“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四……。签署此盟书的双方是( ) A.辽与北宋 B.辽与南宋 C.西夏与北宋 D.金与南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条约以“淮水中流画疆”是金与南宋签订的,故D正确;辽与北宋签订的《澶渊之盟》二者并未有疆界划分,A错误;南宋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取代辽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B错误;西夏与北宋的条约中二者并未有疆界划分,C错误。故选D。 7.南宋时期,江南地区一度出现了农民竞相种植春小麦的现象,种麦倍于种稻。其原因在于( ) A.土地开垦数量增加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稻北麦格局改变 【答案】C 【解析】南宋初年,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中原地区被金军占据,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了小麦在南方的大量种植,故C正确;土地开垦数量增加与种植什么农作物无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