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31348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5-04-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6600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历史,七年级,2024,学年,1课
  • cover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目标确立依据课标摘录 内容要求: 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学业要求: 1.能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能够知道中国古代遗留至今的各类史料是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证据……初步理解古代史料的含义,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能够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现象等形成合理想象,进行初步分析,认识其意义和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课标分解 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自主阅读、观察图片,说出中国境内远古人类分布特点,说出考古发现是研究原始人类的一手史料,看图认识打制石器。(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通过识读图片,分析史料,小组合作,说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体貌特征、生产生活方式。(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本课所学,论证中国有百万年人类史,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根据课标分析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有:典型古人类的类型;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概况;中国境内远古人类的概况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重难点 重点:古人类的生产工具、北京人的体貌特征、生产生活方式、山顶洞人的生活方式 难点:论证百万年人类史 学情分析 阶段特征: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学科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形象思维占主导,逻辑思维处于发展中。 素养短板:学科核心素养尚未成型,解析史料、论证解释、合作学习等能 力有待培养。 已备知识:简单知道人类进化、了解部分中华神话传说常识,但层面浅, 理论性弱;对考古了解少。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观察图片,结合中国境内远古人类分布简易地图,分析分布特点,说出考古发现是研究原始人类的一手史料,看图认识制石器。(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通过识读图片、实践模拟,小组合作,以考古发现成果为依据,说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体貌特征、生产生活方式,归纳北京人遗址的历史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本课所学,论证中国有百万年人类史。(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中国境内远古人类分布有何特点?列举典型古人类,并认识他们的生产工具。 2.注意历史学习要素,重点关注北京人体貌特征、生产生活方式 3.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4.概括中国境内古人类共同点,尝试用自己的话论述中国具有百万年人类史。 本课学习资源推荐 1.纪录片《“郧县人”3 号出土记》 2.《中国考古大会》(第三期 探秘东方人类的故乡———周口店) 3.《考古中国丛书之寻找祖先———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失踪记》 学习过程 单元概述:主要内容框架 讲授新课: 一、展板导言:中国境内远古人类 【任务一】阅读教材,观察地图,结合教材第 5 页,中国境内远古人类分布有何特点?列举典型古人类,并认识他们的生产工具。 学生预设: 结合图片归纳———特点 1.分布广泛,靠近水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特点 2.数量众多,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教师点拨: 指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①.看图名;②.看图例;③.看图注;④.将图中信息与课文内容进行对照. 展示表格、材料: 学生预设: 能够结合课本内容准确说出表格中的关键信息,并准确点明元谋人是我 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教师点拨: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是化石 指出“史前时期”是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