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1369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狱中上母书 导学案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7次 大小:146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单元,3课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狱中上母书》学案 学习目标: 1、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2、体会本文情理相融的语言特点 学习重点: 1、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2、体会本文情理相融的语言特点 一、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 江苏华亭人,聪明早慧,五岁知书史,八岁能创作诗文辞赋,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夏完淳是明末著名的少年爱国英雄,其父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也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和爱国志士。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十四岁就跟随父亲起兵太湖,参加抗清活动,兵败后父亲投水自殉。夏完淳又随老师继续与清兵作战,在1647年7月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七岁。在狱中他写了三篇遗书:《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和《土室余论》,以此来表达壮志未酬,英雄遗恨的爱国情感。 夏完淳在世只有17年,但他在明末文坛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夏完淳短暂的一生中,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此文是临刑前写给生母和嫡母的信。信中回顾了两年来起兵抗清的坎坷经历,抒发了国难家仇集于一身、死不瞑目的英雄遗恨,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分析文章内容 (一)(1、2段):回顾坎坷经历,叙述国与家的种种不幸,抒发大仇未报,大恩未酬的满腔遗恨。 “不孝完淳……不得以身报母矣” 开头便点出 自己即将赴义,以身殉父而不得报母。开门见山,文笔干净简洁,同时“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又为这封绝笔书定了一个基调:面对生与义的抉择、家与国的矛盾,一个人应该怎样行动。全文就是围绕这一点来抒发自己为国忘家、舍生取义的爱国之情和英雄之志的。 作者满怀悲愤地回顾了两年来父子为国奔波的坎 坷经历。作者把这种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抗清经历概括为八个字“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文中特别强调“自分必死”,说明这位少年英雄的确视死如归了。21·cn·jy·com 在写了为国之后,接着,作者 写了自己的忘家,他满怀负疚之情叙述了自己家门的不幸,“一门飘泊”,死生不能相聚相依,这种情况皆由自己无暇顾家所致,因此他深深地自责:“不孝之罪,上通于天。”作者不顾家是因为他把全部精力献给了国家。 作者在自责之后,便集中抒发了自己为国忘 家、舍生取义的爱国之情:他先表现了自己对家门不幸的沉痛感慨,为亲人生活无着的焦虑;然后,说明了家国一体的关系,表现了为国献身的壮志;最后回忆十五年来母亲的教养之恩,再次表示对双慈的惦念和感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说明了他并未忘家,从而便衬托出他一心为国之不易,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2·1·c·n·j·y 讨论1:作者处在怎样的境地?他选择怎样的方式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忠孝难以两全、即将身赴国难的境地。 以继承父亲的报国之志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淳之身父之所遗,……死亦何负于双慈?” 讨论2:本段抒发了什么情感?陈说了什么道理?这两者之间是否截然分明? 抒发念母之情,陈说“死不负于双慈”的理由;但作者并非一味明理或单纯抒发情感,而是寓理于真诚、炽烈的念母之情。21教育网 这里对不能“报母”的原因作了情理交 融的陈述。作者将“报国”、“殉父”与“报母”的关系串通起来加以阐述,指出:“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这就把能否真正“报母”,放在了抗清复明的民族斗争大背景下来考察。只要“天日”尚未“复见”,杀父之“大仇”一日未报,作者就不能心安理得地承欢于双慈的膝下。换句话说,夏完淳不想做厮守在母亲身边的碌碌无为的家雀,而要到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风云中一展宏图,这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