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24857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73394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唯物史观: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2.结合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或改革。(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3.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 经济体制改革指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一定的所有制和产权结构与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统一,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范畴。简言之,经济体制就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 经济体制改革: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变:生产关系 不变:社会主义制度 怎么改?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到了田头忘了带锄,再去回家逛一逛。 材料二: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①人民公社体制集中劳动,统一经营 ,吃“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靠天吃饭,农民非常贫困。 2.改革的原因: ③.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困苦。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的讲话 人 民 公 社 政社合一 统一劳动 吃大锅饭 管理高度集中 缺少生产自主权 平均分配 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 吃大锅饭,农民收入少 穷则思变 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3.目的: 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方式: 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农民 分户经营 保证国家集体 自负盈亏 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权利、责任、利益。 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 5.时间: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1978年中其十一届三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规定了“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许包产到户” 明令禁止 签生死状 小岗村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6.做法: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民间谚语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7.前提: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实质: “农村政策放宽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这种做法不会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 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承包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没有所有权。 效果:生死状签订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就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大家都打了鸡血一样,天没亮就出去劳作了。第一年秋收,小岗生产队喜获丰收,首次向国家交售余粮。一年就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