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第19课 查找和更正错账以及更换和保管会计账簿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2)掌握错账查找与更正的方法 (3)能够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查找错账,并按规定进行相关错账的更正 素质目标: 对于任何环节和任何细节,都应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真正的“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错账查找与更正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查找错账,并按规定进行相关错账的更正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文旌课堂APP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互动导入(5 min)→传授新知(28 min)→课堂讨论(10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8 min)→传授新知(17 min)→课堂实训(15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互动导入 (5 min) 【教师】提出问题 假如你是企业会计人员,在对账和结转的过程中发现错误会怎样做?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通过互动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授新知 (28 min)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查找和更正错账的相关知识 一、错账查找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 你知道查找错账的方法吗?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一)差数法 差数法,是指按照错账的差数查找错账的方法。在记账过程中只登记了会计分录的借方或者贷方,漏记了另一方,从而形成试算平衡中借方合计数与贷方合计数不等。 (二)尾数法 尾数法,是指对于发生的差错只查找末位数,以提高查错效率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借贷方金额其他位数都一致,而只有末位数出现差错的情况。 (三)除2法 除2法,是指以差数除以2来查找错账的方法。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四)除9法 除9法,是指以差数除以9来查找错账的方法。除9法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位数错位 例如,会计人员将300误记为30(属于将数字写小),两者的差是300 30=270,270÷9=30,则30为错误的数字,扩大10倍后即为正确的数字300;再如,会计人员将40误记为400(属于将数字写大),两者的差是400 40=360,360÷9=40,则40为正确的数字,扩大10倍后即为错误的数字400。 2.邻数颠倒 例如,会计人员将8 714误记为8 174,两者的差是8 714 8 174=540,540÷9=60,这表明发生数字颠倒在十位与百位之间。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小技巧】 (1)“邻数颠倒”的两个数为什么可以用“除9法”查找错账; (2)“邻数颠倒”的两个数的差“除9”后的商。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二、错账更正方法 (一)划线更正法 【教师】多媒体播放视频“错账更正方法”(详见教材),并讲解新知 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应当采用划线更正法。另外,如记账凭证中的文字或数字发生错误,在尚未过账(即未登记至账簿)前,也可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更正时,可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在红线的上方空白处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教师】让学生思考“经典例题”【例7-1】 记账人员张三,把2 365.50误记为3 265.50时应怎样更正? 【学生】聆听、理解、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 (二)红字更正法 红字更正法,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形。 (1)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有错误所引起的记账错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