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27886

11《白桦》第2课时 同步课件+ 教案 +练习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37480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白桦,2课时,同步,课件,教案,练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白桦》练习第2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傍晚,一片hóng xiá( )为天空tú mǒ( )上了亮丽的色彩。 2、jì jìng( )的、méng lóng( )的月色下,挺立着 biá huà( )xiāo sǎ( )的身姿。 二、补充词语。 ( )的流苏 ( )的金晖 ( )的朝霞 ( )的雪花 ( )的光华 ( )的树枝 从这些词语中,我仿佛看到了一棵_____的白桦。 三、品读诗句,并仿写。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一节诗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赞美了雪后的白桦树_____的形象。 2、读了这一节诗,让我们想起了岑参的名句:“_____,_____。” 3、当你看到落满白雪的枝头,你会想到什么?仿照这几句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一)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1)《白桦》从不同角度写出了白桦的美,这一节主要写了白桦在___中和在___里的美。 (2)从“玉立”这个词可以看出白桦____的特点。傲然挺立在冬雪中的植物除了白桦,我还知道有 的松树、 的竹子和 的梅花。 A.傲霜耐雪 B.万古长青 C.坚韧不拔 (二)《夜》 作者:[俄国]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 2.“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 3.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 4.读了这首诗,你还能联想到哪些诗或诗句? _____ 5.请你选择一个月明星稀或月黑风高的晚上,去感受一下夜的魅力,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 _____ 【答案】 一、1、(红霞) (涂抹) 2、(寂静)(朦胧)(白桦)(潇洒) 二、(洁白)(灿灿) (姗姗来迟) (晶亮)(银色) (白雪皑皑) (挺拔、高洁) 三、1.比喻 积雪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串串绽放的花穗、洁白的流苏 高洁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毛茸茸的枝头,成群的蝴蝶翻飞,满树梨花绽放,雪白的珍珠似链。 四、 (一)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1.《白桦》从不同角度写出了白桦的美,这一节主要写了白桦在___朦胧 中和在_金晖__里的美。 2.从“玉立”这个词可以看出白桦___挺拔_的特点。傲然挺立在冬雪中的植物除了白桦,我还知道有_B__的松树、_C__的竹子和__A_的梅花。 A.傲霜耐雪 B.万古长青 C.坚韧不拔 (二) 1.恬静、欣喜。 2.不好。因为“夜来临,四下一片静”,静得连溪水也不好意思大声流淌,只能“轻轻地”,突出了夜的静谧,如果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3.把夜莺、秧鸡、溪水、明月、大自然等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情感,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夜的诗情画意,使这首诗更富有感染力。 4.示例:郭沫若的《静夜》 5.示例:《那个窗口》还是那样的夜晚/夜深云黑 无月亮/只有一个明亮的窗口//风儿,轻轻地吹/似乎在低语:睡吧 睡吧/星儿,静静地眨/仿佛在呢喃:寂寞 寂寞//关不住的灯光/调皮地打破了星的孤独/一路上高呼:苦读 苦读/不安分的音乐/幽默地参与了风的纠吵/满院里宣传:拼吧 拼吧//如水的灯光/透过那窗口/一览无余/似雾的音乐/穿过那窗口/一泻千里/而那主人公/影过那窗口/犹如一尊雕像/———维纳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