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28505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第三部分 第2讲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4-06-0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0368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2024,PPT,35张,课件,化合物,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2讲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3.以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为例,认识物质在自然界中可以相互转化及其对维持人类生活与生态平衡的意义。 【必考化学方程式建构知识体系】 注:“———表示物质之间相互能反应,“→”表示物质之间存在的转化关系 。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CO   CaCO3  2.请写出图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合理即可) (1)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 ②_____(答案不唯一) ④_____ (答案不唯一) ⑤_____ ⑥_____ ⑧_____  H2CO3===H2O+CO2↑  ⑩实验室制取:_____ 工业制取:_____ 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2)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 ③_____ ⑦_____ ⑨_____ _____ (3)其他碳转化的反应 ①_____ _____  CO2+H2O===H2CO3   Ca(OH)2+CO2===Ca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3.碳捕集与封存是指将大型发电厂所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 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如今常用的CO2分离技术主要有化学吸收法(利 用酸碱性吸收)和物理吸收法(变温或变压吸附)在燃烧排放的烟气中捕集CO2,上述反应 中可以用于吸收CO2的反应为 ___,通过反应 ___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 考点·归纳研析 考点1 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典题 (2023·衡阳中考)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 B.植物光合作用可将CO2转变为O2 C.CO和CO2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B 拓展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E.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 ) F.CO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CO2用于灭火。 ( ) G.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CO和CO2。 ( ) H.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 ( ) √ √ × √ 考点2 碳达峰与碳中和 典题 (2023·威海中考)“碳中和”,我们一直在行动。 我国宣布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封存”与“碳转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 (1)“碳封存” 2023年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成功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该技术是将油井开采产生的油气混合物注入高碳分离器,再将分离出的二氧化碳通入压缩机加压和干燥,使其变成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密度高,接近液态二氧化碳;黏度小,流动快,接近气态二氧化碳。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氧化碳易被压缩的原因:_____。 ②为了防止对输送管道内部造成腐蚀,输送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管道材料采用不锈钢或低 铬钢等,同时对二氧化碳进行干燥处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需要干燥的原因: _____。低铬钢属于_____(填字母)。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  气态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很大   CO2+H2O===H2CO3   BD  ③下列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组成不同 B.超临界二氧化碳容易燃烧 C.同等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输送量比二氧化碳更大 D.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下,条件改变,状态改变 (2)“碳转化” 利用二氧化碳资源开发化工原料,合成化工产品,有着广阔的前景。 ①二氧化碳与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  CD   O2  ③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①和②两个反应实现了_____的转化。 (3)碳中和,人人参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