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33797

第15 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26张PPT)

日期:2024-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281066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明朝,对外,关系,课件,2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1405年 7月11日 公元1405年7月11日,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海洋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支如此大规模的船队。从这一天起,中国伟大的航海家引领人类的航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这一天起,中国人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后,又大规模经由海洋向世界伸出了友好的臂膀;从这一天起,万里海路便见证了中国人的意志,智慧和领先于世的航海科技。 六百多年过去了。追述壮举,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时的帆影和波涛。我们在自豪与敬佩中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得郑和完成了这不可以思议的航行?郑和是谁?他穿越了怎样的暴风骤雨和历史迷宫,才成为这场海上奇迹的主角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1371—1433年),云南昆阳人,回族。明代航海家、地理学家。本姓马,小字三保,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提升为内宫太监,并赐他姓郑。1405—1433年他所率领的船队,7次出航远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行程数万里许。向南,到达爪哇;向西,到达波斯湾、红海以及麦加;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每次出航,船舶之大,船数之多,载人之众,世界均数空前,成为当时举世规模最大的远洋航行。根据航行记录所绘制的《航海图》,被称为我国最早的航海地图 明成祖为什么会将远航的重任交给郑和? 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 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具有一定航海、造船知识 熟悉伊斯兰教地区习俗 1、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1)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皇帝 (2)永乐皇帝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 (3)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洪武十四年,全国征收麦、米、豆、谷26 105 251石。到洪武二十六年,增至32 789 800余石。12年间,增加600万石,与元代岁入税粮12 114 708石,加赠 了近两倍。当时全国各地仓储相当充裕,(永乐中)“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藏蓄积甚丰。” ———朱绍侯 等《中国古代史》下册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造船技术的发达 (3)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4)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郑和下西洋的概括 1405~1433年 7次 27800人 大号宝船63艘 (共百余艘) 大号宝船长44.4丈,宽18丈(淮尺),折合公制长151.8米,宽61.6米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西 洋 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天方 南亚国家欢迎郑和船队到来 阿拉伯地区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非洲 国家 欢迎 郑和 船队 到来 范围广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宝船:长44.4丈 战船:长18丈 马船:长37丈 坐船:长24丈 水船 粮船:长28丈 明朝造船用淮尺,10丈约等于34.2米 郑和7次下西洋,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艘 规模大 三大航海家航海活动比较表 郑和航海特点 1、航行时间早 2、航行规模大 3、航行范围广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兽麒麟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马六甲有“三宝庙”,爪哇有“三宝庙”“三宝井”“三宝洞”,新加坡有“三宝山” 想一想,为什么用“三宝”命名呢?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 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爱戴和敬意 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海航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