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37101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69060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1,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知识,梳理文本内涵。 2.了解作者魏征和“疏”的文章体裁特点。 3.把握各段内容及文章主旨,学习本文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 4.赏析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领会魏征忠心耿耿、敢于直谏的精神品格。 导入新课 “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 走近作者 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晋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于其手。唐贞观十一年(637)上《谏太宗十思疏》,十三年上《十渐不克终疏》。《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魏征集》 20卷,已散佚。 创作背景 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疏”通称“奏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 文学文化常识 “讽、谏、谤、讥、诽”区别 讽 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 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 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公开指责。 讥 指责别人的过失,是微言讽刺。 诽 是背地里议论。 文本解析:第一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第一段 第一层 求木长 固根本 欲流远 浚泉源 思国安  积德义 源不深 望流远 根不固 求木长 德不厚  思国理 比喻论证 正面论证 比喻论证 反面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思考 这一层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文本解析:第一段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第一段 第二层 神器之重 域中之大 极天之峻 无疆之休 人君责任重大 伐根 求木茂 塞源 欲流长 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强调 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思考 第二层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得出怎样的结论? 文本解析:第二段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文本解析:第二段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文本解析:第二段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思路梳理 殷忧 竭诚以待下 胡越为一体 得志 纵情以傲物 骨肉为行路 得民心 失民心 载舟 覆舟 深慎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文本解析:第三段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文本解析:第三段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文本解析: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