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节 低等动物类原料 低等动物即是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界总数的95%,主要有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类群。其中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和腔肠动物中有许多可作为烹饪原料应用。 一、节肢动物类原料 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一门,有许多种类是常用的烹饪原料。其形态特征表现为: 1、身体左右对称,由多数结构与功能各不相同的体节构成,一般可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但有些种类胸部与腹部未分化,有些种类头、胸两部分愈合为头胸部; 2、体表被有坚厚的几丁质外骨骼,生长发育过程需蜕皮; 3、附肢分节,节与节间以关节相连,形态结构极其多样,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4、除自由生活的外,也有寄生的种类。 (一)甲壳纲烹饪原料及其制品 1、甲壳纲动物的组织结构特点 (1)外形:体分节,胸部有些体节同头部愈合为一坚硬的头胸甲所被复,形成头胸部; ①每个体节几乎都有一对附肢,且基本上都是双肢型的; ②虾、蟹的身体上都包裹着一层甲壳(外骨骼),甲壳内是柔软纤细的肌肉和内脏。 ③ 虾、蟹的甲壳下有许多色素细胞,色素主要是由类胡萝卜素类的虾黄素和蛋白质结合构成,呈青灰色。受热后,蛋白质变性,虾黄素析出被氧化为红色的虾红素,呈现出美丽的红色。但幼小的虾品种因色素细胞较少,故色泽变化不明显。 (2)肉质特点 ①虾和蟹的肌肉均为横纹肌,色泽洁白,无肌腱,肉质细嫩,持水能力强。虾的腹部肌肉发达;蟹的螯肢、其余的附肢以及头胸部连接螯肢、其余附肢的部位肌肉发达。 ②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也较高,营养丰富。 ③虾蟹类容易腐败变质。 (3)选料 ①以鲜活、体大者为佳; ②初加工时,要除尽不可食用的部位如鳃、肠和污物; ③要仔细拆取肉、蟹黄、脂膏等,不要浪费; ④以突出其本味为烹制的原则; ⑤切忌长时间的加热,以免肉质变得老韧。 2、 虾、蟹的主要种类举例 1、虾类 (1)烹饪特点 ①鲜虾最适宜于快速成菜,如煮、蒸、干烧、炝、爆、滑炒、熘、焗、炸等; ②带壳的多煮制而食;制成虾仁后可整用或经刀工处理成片、丁、肉花、茸泥等;或是去头留肉、留尾制作虾排; ③干制品如干虾、金钩、虾皮常作配料使用,并具有增鲜配色的作用。 (2)品种 ① 对虾 为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动物的统称。因在我国北方市场上常成对销售而得名。 对虾皮薄肉多,色白肉嫩,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长毛对虾 斑节对虾(草虾) 南美白对虾 墨吉对虾(香蕉虾) 中国对虾 ② 龙虾 为甲壳纲龙虾科虾类的通称。 龙虾是虾类中最大的一族,体长20~40cm,一般重约500g,大者可达3~5kg。体粗壮,色鲜艳,常有美丽斑纹。栖息海底,行动缓慢,不善游泳。 龙虾体大肉厚,味鲜美,是名贵的海产品。 锦绣龙虾 ③ 克氏螯虾 又称淡水龙虾、大头虾、螯虾、蝲蛄,为蝲蛄科原蝲蛄属动物。体形粗壮,是一种大型淡水虾,雄体长15cm,雌体长10cm,重约50g。头胸部特别粗大,几乎占体长的一半,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头尖,有大钳。腹部发达,有明显分节,体表深红色或红黄色。 淡水龙虾可食部分较小,一般不整只烹饪,而是取腹部进行烧、煮、炒等。 克氏螯虾 红螯螯虾 ④ 基围虾 又称为刀额新对虾,基围(堤坝)里养殖的天然麻虾。主产于广东、福建一带。 基围虾体长而肉多,肉爽嫩结实,肥而鲜美但略有腥味。 常用于爆、煮、烤等。 基围虾 麻 虾 ⑤ 虾蛄 又称口虾蛄、富贵虾、赖尿虾、皮皮虾、虾耙子等,属于爬行虾类,为甲壳纲虾蛄科动物。 虾蛄体长10~15cm,体形平扁,背面头胸甲与胸节明显。腹部7节,分界亦明显,且较头胸部大而宽,第6对肢发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