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1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 1.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 B.能够调节地表温度 C.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D.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能够调节地表温度。 答案:B 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完成第2~3题。 2.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大气层气温的垂直变化( ) A.受地面影响明显 B.主要与二氧化碳有关 C.主要与臭氧有关 D.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 解析:第2题,从该层大气分布高度为12~50千米可知,该层为平流层,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平流层顶部气温一般在0 ℃和-10 ℃之间。第3题,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答案:2.A 3.C 读下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代表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5.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哪个序号表示的辐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4题,由图中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第5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在图中用③表示。 答案:4.B 5.C 6.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解析:白天晴朗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微弱,气温较高;夜晚晴朗时,大气的保温效应差,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气温较低;故昼夜皆晴时温差较大。 答案:C 7.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下面四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氮———紫外线 B.水汽和二氧化碳———可见光 C.氧原子———红外线 D.臭氧———紫外线 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平流层中的臭氧和高层中的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 答案:D 8.拉萨与重庆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前者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后者大得多。其主要原因在于拉萨( )。 A.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冰川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 C.海拔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光照充足 D.气候寒冷,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烈 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的尘埃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答案:A 读下图,完成第9~10题。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 9.图示箭头中,低层大气吸收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10.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热量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9题,低层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图中④代表地面辐射。第10题,大气补偿地面辐射热量的箭头是代表大气逆辐射的③。 答案:9.D 10.C 11.下图为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时的气温变化图,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气温的 (日变化或年变化)曲线。? (2)A、B两条曲线表示阴天气温日变化的是哪一条?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A、B两条曲线的夜晚,可能产生霜冻的是哪一条?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由图中横坐标可知表示一天内的气温变化。第(2)题,A曲线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大于B曲线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原因是晴天白天气温比阴天白天气温高,而晴天夜晚气温比阴天夜晚气温要低。第(3)题,夜晚气温越低越容易产生霜冻。 答案:(1)日变化 (2)B。阴天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故阴天的昼夜温差小。 (3)A。A曲线为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容易导致冻害。 第3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下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