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50806

厘米 米的认识 (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日期:2025-11-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293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厘米,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
  • cover
《厘米 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使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等测量工具。 教学课件、实物展示台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有多长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二)新知探究 认识厘米 (展示表格一:厘米的认识) 知识点 描述与示例 定义 厘米是长度单位,用字母“cm”表示。 感知 用刻度尺上的1厘米长度感知其实际大小。 物体比较 找出身边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手指宽度。 测量方法 将物体一端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看另一端对应的刻度。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厘米。请大家看表格,厘米是长度单位,用字母“cm”表示。现在请大家拿出刻度尺,找到1厘米的长度,感受一下它有多长。 例题1:请用刻度尺测量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 生:将铅笔一端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看另一端对应的刻度,读出长度。 认识米 (展示表格二:米的认识) 知识点 描述与示例 定义 米是长度单位,用字母“m”表示,它比厘米大得多。 感知 用米尺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物体比较 找出身边大约1米长的物体,如门的高度。 单位换算 1米等于100厘米,即1m=100cm。 师:接下来,我们来认识更大的长度单位———米。请大家看表格,米用字母“m”表示,它比厘米大得多。现在请大家用米尺感受一下1米的长度。 例题2:请估计一下教室的长度是多少米。 生:通过观察教室的长度,结合已知的1米长度进行估计。 例题3:已知课桌的长度是80厘米,请问它等于多少米? 生:根据单位换算,80厘米=0.8米,所以课桌的长度是0.8米。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设计一些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用刻度尺或米尺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掌握了它们的实际长度和测量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五、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其他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表格和例题的结合,使学生逐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感知和比较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单位换算能力,通过实际测量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建立长度观念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容易混淆不同的长度单位。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长度观念的培养和训练,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我也会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此外,我还将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让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