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4 升华和凝华 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 教学内容 物理观念 1.会判断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能说出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 3.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 1.通过碘锤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互相转化。 2.通过感受水在自然界中各形态之间的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存在。 3.通过观察盐杯中装冰块的实验,使学生认识自然界中“霜”“雾凇”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 教学内容 科学思维 能根据信息推理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分析空气中几种主要气体的熔点和沸点等信息,引导学生推理出霜的形成原因。 科学探究 能用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通过两个课堂实验,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科学态度 与责任 1.能初步了解水循环,形成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2.能初步认识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 1.通过阅读课本中关于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节约用水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分析人工降雨的原理和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经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2.能运用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能运用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4.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1.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 2.【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重点】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了解水循环过程中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知识点1 升华和凝华 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反过来,气态能不能直接变为固态呢? 1.如图,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加热,静候一会,可以观察到:碘锤中的碘颗粒逐渐 减少 (选填“增多”或“减少”),碘锤内产生 紫色的碘蒸气 ,同时发现碘锤里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出现同颜色的液体。 减少 紫 色的碘蒸气 没有 做一做 2.再将碘锤放在空气中,静候一会,可以观察到:碘锤中的碘颗粒逐渐 增多 (选填“增多”或“减少”),碘锤内壁有 碘颗粒出现 。 增多 碘颗粒出 现 想一想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3.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加热时,碘由 固 态直接变成 气 态,此过程需要 吸 热。 4.将碘锤放在空气中冷却时,碘由 气 态直接变成 固 态,此过程需要 放 热。 固 气 吸 气 固 放 结论1 (1)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相互转化的。 (2)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3)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6.北方寒冬时,树枝上会出现“雾凇”(俗称“树挂”),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急剧降低时, 凝华 成固态的小冰晶,聚集在树枝上形成的,该过程 放出 热量。 凝华 放出 练一练 5.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是 升华 现象。 升华 知识点2 水循环 想一想 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给如图填字,说明它们三者之间转化过程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的关系。 自然界中,除了雾、露、冰,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是由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做一做 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 1.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 低于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0℃。 2.这时观察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