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53956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段考(一)语文试题(PDF版含解析)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7236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3月,版含,PDF,试题,语文
    下关一中教育集团 2023~2024 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段考(一) 语文参考答案 1.(3 分)A 【解析】B.说法绝对,“是由于审美对象处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残缺状态” 错误,结合材料二第 1 段“从某种意义说,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它, 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可知,从某种意义上说残缺因素可使审美体验深刻 而持久,但不能说审美体验的深刻而持久就是因为残缺状态。C.“材料二则主要且详细阐 释了《红楼梦》具有残缺美的原因”错,材料二分析的是残缺产生美的原因,而非主要分 析《红楼梦》具有残缺美的原因。D.“这与材料一当中的观点是一致的”错,材料一对 程高本后四十回是否暗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笔与原意未做评论,不能说观点一致。 2.(3 分)D 【解析】D.“阅读《红楼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本质上与众人完全不同的 林黛玉”错,材料二最后一段中“这个新形象本质上不背离审美对象的形象内涵,但又不 等同于审美对象,它具有更新的内容与更深的意蕴”强调的是受众创造的新形象的独特 性,而不是“与众人完全不同”。 3.(3 分)C 【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残缺为什么会产生审美体验”。C 项,是对美的残 缺的否定,与材料二的观点不符。 4.(4 分)①香菱(2 分) ②最后被薛蟠之妻夏金桂虐待致死(2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首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根荷 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自从两地生孤 木”的“两地生孤木”寓一个“桂”字,点出夏金桂的名字。 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 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5.(6 分)①人类心理上有一种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想将残缺物体完整化、完美化;②残 本《红楼梦》引发了作者的想象,给予作者再创作的空间;③学人搜罗整理校对出带批注 的八十回《石头记》,作者发现了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④为 梦想坚持博读杂书,立志抵达曹雪芹的精气神韵。(一点 2 分,答出 3 点即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看,根据“人类心理上有一 种出自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是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以及“文学作品的残 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而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 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概括出答案前两点。从材 料三看,根据“幸亏有学人搜罗整理校对出了带脂砚斋批注的八十回《石头记》,我们才 得以知晓《红楼梦》的真面目,才最终使我在十四岁那年发现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 高一语文 XG 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8 页) 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并开始十年如一日地为实现修补复原出它们这个梦想而博读杂书, 以立志成为作家的方式抵达曹雪芹的精气神韵,最终修补复原出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 二十回”概括出答案的后两点。 6.(3 分)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更拉近了与读者的 距离,便于与读者交流”错误,第三人称“他”比第一人称“我”更直白,更真实,更客 观,更冷峻,而不是“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便于与读者交流”。故选 B。 7.(3 分)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作 者喜爱的主要是这种……安静”错误,从全文看,作者喜爱的不是“这种‘鸟鸣山更幽’ 的安静”,而是一种超越了现实功利、精神层面的“安静”,所以结尾才说“地坛在我”, 即“地坛在我心”。故选 A。 8.(6 分)①远离世俗喧嚣,充满自然生机。②看清自己,让心安稳(获得心灵的宁静)。③ 放弃强力、阿谀、荣华,回归生命的宁静,生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