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64425

(核心素养目标)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4-2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560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核心,素养,目标,党的,主张,人民
  • cover
《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人民教育-出卷网-2018年版 内容来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 主 题:《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 时:1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一、教材分析和课标依据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以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覆盖各教育阶段,形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螺旋上升的法治教育体系;要将宪法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其中,对七至九年级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要求是,在小学阶段进行宪法和法治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先法教育,并将“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教育重点之一。可见,学习和理解先法在保障公民权利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对先法价值的认同,树立宪法精神。 本框对应的是课程标准中7-9年级段中的明确宪法的地位和作用,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等。 二、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共有三目内容构成: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学情分析调查发现,学生对法律关注少、了解少。对作为根本法的宪法,有的同学知道我国有这部法律,但并不了解具体内容,更不知道它与国家、与中国共产党、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学生期望法治内容讲得有趣一点、实用一点,生活化一些。 三、学情分析 1.已有基础:进人初中后,学生的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在小学阶段初步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基础上,应引导初中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更为深人和全面的思考。在心理发展方面,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初步形成自己的看法与态度,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均有提高,对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也能够初步理解,例如对宪法的原则的正确理解。 2.现实问题:但是,由于经验欠缺和逻辑思维不成熟,他们在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时容易受表面特征和感性经验的影响,认知容易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对社会的认识缺乏科学精神,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 四、核心素养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分析与“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观看《这百年,中国如何走过》微视频,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认识党的领导与宪法的关系,坚定党的领导。 2.法治观念:通过讨论“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这一时政热点,结合宪法相关条文,充分认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通过为“新时代中国人权故事”撰写推荐语,理解我国人权理念,充分认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两个角度与宪法关系的梳理,深刻理解“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增强国家认同和宪法意识。 3.责任意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珍惜自身权利、尊重他人权利。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党的领导、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突破策略:通过观看视频、合作探究,学生读宪法原文、小组讨论形式,体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党领导人民共同创造的。引导学生认同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 难点: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突破策略: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基于案例、视频、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生成基本观点,帮助学生理解“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是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