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64566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认识》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6-1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36877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认识,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比例的认识》 说课 CONTENTS 04 教法、学法 03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02 学情分析 01 教材内容 05 教学过程 06 板书设计 目录 第 壹 章 节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教 材 内 容 教材编排 《比例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内容。本节课是在第四版教科书新增内容,在正反比例内容基础上增添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既兼顾了不同课型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又顾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降低了学习难度。教材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呈阶梯上升,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呈现层层深入、螺旋上升的趋势。 01 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本课体现通过观察、计算、发现并理解“比例中两个内向之积等于两个外向的积。”并能根据这一规律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问题解决方面要求: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本节课落实课标要求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试一试、练一练等活动,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情感态度方面要求: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02 教 学 目 标 2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4. 教法、学法 教法: “以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为主体,以探索学习和合作交流为主线,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为副线,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 学法: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 教法和学法 学 展 议 导 练 03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练习巩固 研讨归纳 1、情境导入 联系比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呢? 找一找,哪张图片与图A像? 2、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8 12 8∶4=2∶1 12∶6=2∶1 宽与宽的比: 长与长的比: 尝试写出像的两张图片长与长之比,宽与宽之比。 12∶6=8∶4 2、探究新知 2 3 4∶2=2∶1 6∶3=2∶1 宽与宽的比: 长与长的比: 6∶3=4∶2 2、探究新知 8 12 6∶4=3∶2 图A长与宽之比: 3∶2 图B长与宽之比: 它们的长宽之比又有什么关系呢? 2 3 12∶8=3∶2 图D长与宽之比: 2、探究新知 8 3 4∶3 6∶8=3∶4 宽与宽的比: 长与长的比: 3∶4≠4∶3 8∶3 图C长与宽之比: 6∶4=3∶2 图A长与宽之比: 3∶2≠8∶3 这两张图片相应的比又有什么关系呢? 2、探究新知 比相等的两张图片像,比不相等的两张图片不像。 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2、探究新知 像12∶6=8∶4,6∶4=3∶2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12:6=8:4 内项 外项 12∶6=8∶4也可以写成 。 认一认。 2、探究新知 3:2=15:10 2:10=3:15 2:3=10:15 10:2=15:3 调制蜂蜜水配比情况表 蜂蜜水A 蜂蜜水B 蜂蜜/杯 2 3 水/杯 10 15 右表是调制蜂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