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65158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1741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人教,奥秘,解析,习题,构成
  • cover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粒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热胀冷缩 原子或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 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A.A B.B C.C D.D 2.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元素 B.铁原子 C.铁单质 D.铁分子 3.下列物质由分子均成的是(  ) A.氢气 B.金刚石 C.铜 D.氯化钠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小明想知道通过改变X的值,可表示多少种不同的粒子(  ) A.7种 B.6种 C.5种 D.4种 5.用分子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水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分子、原子、离子都能够构成物质 D.分子、原子都不带电,是因为其中不含带电的微粒 8.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9.元素的种类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10.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O2 B.Cu C.NaCl D.CO 11.硝被称为“抗癌大王”结合如图硝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硒的原子序数是34 B.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a=8 C.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12.下列对于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B 一滴水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D 校园桂花飘香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50km的大气层中,形成所谓的臭氧层。O3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与氧气(O2)不同,O3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在一定条件下,O2可以转化为O3。研究人员分别在充满氧气、空气的反应器中,用臭氧分析仪监测紫外灯照射产生的臭氧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见图1。O3比O2活泼得多,是一种强氧化性气体,具有较强杀菌能力,可用于污水处理等工艺中。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臭氧浓度与其杀茵效果的关系,结果见图2。 随着人们对认识的不断深入,的应用范围也在日益扩大。 (原文作者马桂霞、章燕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O3的作用是   。 (2)O3的物理性质是   (写出一点即可)。 (3)从微观的视角说明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O2转化成O3属于物理变化   。 ②由图1可知,紫外线照射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