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74600

13.4《树和天空》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259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3.4,树和天空,教学设计,格式,统编,选择性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树和天空》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教材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教学目标 1.运用文本细读,展开想象,挖掘本诗的新鲜意象内在的多重蕴意。 2.通过比较阅读,感受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不同的语言特点。 3.联系作者创作过程,体味作者精准凝练的写诗风格和多层主题。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运用文本细读,展开想象,挖掘本诗的新鲜意象内在的多重蕴意。 2. 通过比较阅读,感受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不同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1. 联系作者创作过程,体味作者精准凝练的写诗风格和多层主题。 教学过程 任务一:自读,质疑 导入:现代诗歌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决定了诗歌理解上的晦涩难懂。以此,我们常常惧怕诗歌阅读,排斥诗歌阅读。但是,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相信你会对现代诗歌有不一样的理解,它在意象运用和语言表达上将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诗歌阅读体验。 任务一:自读诗歌,找出诗歌的意象,体会意象组合形式,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说出自己的阅读困惑。 明确:诗歌的意象有树、天空、雨、我们、果园的黑鹂、雪花等。它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运用拟人、比喻和象征等手法来表现生命(不仅仅是人)和自然的某种关系。在自读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阅读障碍。 比如:树、天空、雨、我们、果园的黑鹂、雪花这些意象都有什么寓意和内涵? 它们组合在一起又在表达什么? 诗歌题为“树和天空”,为什么树前面要加上“一棵”? 为什么运用拟人手法,让树走动,而不是我们?或者诗人根本就没有拟人,而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奇异表达方式? 我们是谁,仅是指人类吗? 树站着不可以汲取雨中的生命吗,为什么要急匆匆地走动? 树急着要汲取雨中的生命,是不是有一种生命短暂的危机意识? 急着汲取雨中生命的树和果园里的黑鹂有什么相似点? 上下两节各有两句中间使用了句号,这两个句号可以改成逗号吗?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作何理解? “和我们一样”为何要提到“它在等待那瞬息”前面,它们之间为何不用逗号分开? 雪是不是雨的另一种存在形态? 树和天空有着怎样的联系?它们依靠什么来建立联系? 任务二:自读,发现 任务二:特朗斯特罗姆的写作信条:写得少,写得好。也正是这一信条,让他在五十年里写了二百首诗,并最终让诺贝尔给他戴上刻着“用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打开通往真相的新径”的桂冠。品读诗歌,结合你的发现说说《树和天空》是如何体现他这一写作特点的? 发现:1.诗歌从一棵树走动开始,匆匆走过我们身边,到急着汲取生命,再到第二节停下脚步,在晴朗的夜晚静闪,再到最后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的那瞬息,诗中没采用很多诗人喜欢使用的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的方法,而是把思想和感情埋藏在对事物(自然)的描述之中。 PPT 它体现了二十世纪庞德所倡导的受日本俳句和中国古诗影响的“意象主义”的精义,即摒弃诗中的叙述和议论,追求意象的精准精炼,通过令人震惊的意象,让缺少表达能力的日常语言显现奇迹。 “诗歌的力量在于凝练。所谓凝练,言简则意繁。”(特朗斯特罗姆语)诗歌分上下两节,每节四句。前后两节有着层次与境界上的相承与递进。前者主动,后者主静。前两节的意象充溢着生命的搏击与律动,后两节的意象便进入行动后的安宁、强力后的静谧。 PPT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诗,应该简短,精确。”他的诗是凝练艺术的典范。 3.本诗隐喻性很强,许多意象的使用让人很难读懂。 与传统诗歌相比,现代诗歌在语言表达上更自由,更重视发掘意象内在的多重蕴意,常常通过隐喻、转喻等手法将看似疏远甚至对立的意象组织在一起,让诗歌在某个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