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7课《巧巧手》第1课时《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材分析】 《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7课《巧巧手》第1课时欣赏课。《采蘑菇的小姑娘》这是一首叙事歌曲。谷建芬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念歌词,在念的语调中找到音乐旋律。当我们唱这首歌的时候,“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箩筐”唱腔和念白真的非常接近,亲切自然,容易上口。歌曲后半部分朗朗上口的衬词,使歌中小姑娘活泼可爱的形象栩栩如生。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音乐感受节奏的快乐,感受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愉快心情。 (二)艺术表现 通过聆听音乐,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哼唱歌曲,熟悉“附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学习小姑娘勤劳、朴实、善良的品质。 (三)创意实践 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四)文化理解 能自信地进行交流和综合表演,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意识,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能唱准确。 2、感受旋律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 1、表演歌曲 2、创编恰当的节奏,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 你们经常去哪里郊游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去大山里郊游采蘑菇好不好?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作《采蘑菇的小姑娘》。书写板书《采蘑菇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感受,激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边听歌曲边跟着老师律动?(播放歌曲) 预设: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教师:通过聆听,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民族音调风格歌曲。歌曲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小姑娘光着脚丫采蘑菇的生动形象。下面请同学们朗诵一下歌词 预设:朗诵 (二)走进音乐,分段欣赏 教师:全曲由两个乐段,第一个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跟琴哼唱第一乐句 预设:跟琴哼唱 教师:下面跟琴哼唱第二乐句 预设:跟琴哼唱 教师:下面跟琴哼唱第三乐句 预设:跟琴哼唱 教师:下面跟琴哼唱第四乐句 预设:跟琴哼唱 教师:通过哼唱,我们知道第一乐段唱到了什么?情绪是怎样的?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从哪看出小姑娘的勤劳?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第一乐段唱到了采蘑菇的场景,“大竹筐”、“清早”、“走遍”、“多”、“大”我们体会到小姑娘的勤劳。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哼唱第一乐段 预设:跟琴哼唱 教师:下面跟音频哼唱 预设:哼唱 教师:下面聆听第二部分,听听这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第二段都是衬词表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