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90539

浙教版科学七上 4.6汽化与液化(含答案)

日期:2025-10-2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075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科学,汽化,液化,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上物质的特性4.6汽化与液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影响水分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小乐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则其探究的因素是(  ) A.空气接触面积 B.光照 C.表面空气流速 D.所处环境温度 2.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则甲先沸腾,乙后沸腾 B.若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则甲先沸腾,乙后沸腾 C.若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酒精,则乙先沸腾,甲后沸腾 D.若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酒精,则甲、乙一起沸腾 3.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第4min时,水开始沸腾 B.在第4﹣6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 C.在第6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4.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低于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 A.槽内甲瓶内水温可能达到100℃ B.槽内乙瓶内水温一定小于100℃ C.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 D.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 5.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  ) A.前者主要是由杯中的水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 B.前者主要是由杯中的水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C.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D.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 6.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 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7.下列实例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把新鲜的水果装入保鲜袋中 B.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教室拖地后将吊扇打开 D.用吹风机将使头发吹干 8.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9.温州“屏纸”被称为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如图是生产“屏纸”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工序。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晒纸”是将刚生产的湿纸,通过自然蒸发使纸张变干。若无风情况下在同一地点为了更快完成晒纸工序,下列晾晒方式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0.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的将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 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 D.水沸腾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 11.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会“出汗”。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内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一面;③“汗”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④“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⑤“汗”是液态水;⑥“汗”是水蒸气,其中正确的(  )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12.如图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