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95483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16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抗日战争,胜利,教案
  • cover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2003实验版课标)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017版课标)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为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全面抗战开始后的形势以及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进程。本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按照时间顺序逐一展开,本课主线为抗日战争的进程。第一部分为全面抗战到相持阶段的主要状况。第二部分为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的具体情况。第三部分介绍了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第四部分介绍了抗战后期史实以及抗战胜利的影响。本课内容较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 教学立意 通过了解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国社会各阶层政治势力从民族国家利益出发浴血奋战的史实,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地位,激发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抗日战争具备一定史实基础。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主动探究的意识,但思维较为抽象,不能很好地在辨析史料的基础上,去认识和评价历史问题。对于本课来说,学生可能对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地位没有形成深刻认识,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认识不够全面,可能对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存在理解偏差。 教学目标 1.在自主阅读教材后,可以填表整理正面战场抗战进程(时间、地点、战役名称、影响)。通过阅读左权、张自忠将军家书,感受到抗战官兵为国奉献、英勇不屈的精神。通过观看纪录片,了解工厂和高校内迁的基本史实。在此基础上,可以感受到抗战时期中国人民不畏艰辛、英勇不屈的精神。 2.通过阅读中共抗日根据地分布图及百团大战示意图,知道中共在敌后战场积极抗战的基本史实(抗日根据地建设、游击战、百团大战),了解皖南事变国民党反共消极抗战的史实,认识到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局限性 3.通过阅读教材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示意图,知道同一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标志事件(苏德战争、珍珠港事件、中国远征军、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并可以从空间上感受到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通过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史实,理解为何中国战场为东方主战场。 4.列时间轴整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抗日与国民党抗日的相关史实(攘外必先安内、围剿红军、西安事变、一二九运动、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东北抗日联军、庐山谈话、国共合作宣言、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皖南事变等),并小组讨论抗战中国共两党各自发挥的作用,通过对比,认识到共产党才是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5.总结归纳抗战后期中国的重大事件(开罗宣言归还国土、英美废除治外法权、台湾回归祖国、日本投降等),并阅读教材,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认识到抗战胜利对中国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难点: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关系及作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式教学、归纳类比法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历史地图,回顾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华进程,并介绍当时国内形势及淞沪会战背景,简要介绍正面战场的形成,引入本课第一个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