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98217

人教鄂教版(2017秋) 四年级下册6.17认识简易计时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222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教版,2017,四年级,下册,6.17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认识简单计时器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时间概念,知道时间可以感知而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知道时间可以通过一些有规律运动的物体或装置来测量或计量,初步认识水漏、沙漏、日晷的结构与计时原理。 3.了解我国古人在计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做的贡献,树立文化自信。 4.初步体验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时工具使人类生活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可以通过一些有规律运动的物体或装置来测量或计量. 2.初步认识水漏、沙漏、日晷的结构与计时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时间概念,认识水漏、沙漏、日晷的结构与计时原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日晷模型、手电筒、太阳视运动轨道模型、探究正确摆放日晷的相关视频、沙漏模型、水漏模型等。 学生准备:日晷模型、手电筒、太阳视运动轨道模型(可用长30-40厘米、宽2-3厘米的薄纸板条自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任务驱动认识简易计时器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善于观察、发现和创造的小工程师。 2.提问:一天,小明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水龙头漏水了,水一滴一滴以同样的速度落下,他放了一个空杯接水,十分钟后水刚好装满杯子,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水这样匀速滴落,滴满同样大的杯子,每次都是10分钟吗? 带着疑问,小明连试三次,每次用时十分钟,根据这一发现他制作了一个计时时间10分钟的水钟。你见过类似的简易计时器吗? 3.提出任务:它们是我国古代的水钟,也叫水漏、漏壶或漏刻,早在2000多年前已经开始使用。如果请你也来设计制作一个简易计时器,你认为至少需要知道什么? 4.小结:说得很棒,其中,了解计时器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是进行科学设计的重要前提。 二、观察实践,科学探究简易计时器结构与原理 1.提问:下面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水漏由哪些结构组成,是怎样计时的? 漏壶上有提梁、出水管,还有长方孔,用以安插浮箭,浮箭上标有刻度,它们怎么计时的我们来听听小博士的介绍。(播放漏刻视频) 2.谈话:水漏根据水均衡滴漏原理,通过观测壶中浮箭上的刻度来计时。与水漏工作原理相似的还有沙漏,两个漏斗形玻璃沙池中间有连接管道,方便沙子匀速流动,如果请你制作一个计时5分钟的沙漏,你认为可以怎样控制计时时间? 可以改变连接管道粗细,或者增减沙池中的流沙量等。 3.提问:除了水漏、沙漏,你还知道古人常用哪些简易计时器吗?(出示日晷)日晷是普遍使用的一种,它由哪些结构组成,是怎么计时的? 日晷一般由晷针、晷盘组成,有的还有底座,计时的奥秘跟太阳影子有关,我们也来观看视频了解吧。(播放日晷视频) 4.谈话:日晷形态多样,知道它们有哪些类型吗?常见的日晷有地平式日晷、垂直式日晷、赤道式日晷等,今天准备的日晷模型就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赤道式日晷。 5.谈话:如何用日晷计量时间呢?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晷盘,晷盘上有刻度,内侧平均分布了12个格子,有子、丑、寅、卯等12个地支时辰,古人将一天平均分为12个时辰。晷盘外侧有24个数字,表示一天24小时,一个时辰相当于2个小时,子时是23时至1时,丑时是1时至3时,以此类推。其中白天的时间跨越哪几个时辰?有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和酉时,不同的季节有所不同。 6.提问:认识了刻度,用日晷计时时,该怎么摆放呢?让我们运用太阳视运动轨道模型、手电筒和日晷模型来模拟探索一下,找一找晷盘朝什么方向摆放,日晷才能计时。一起来学习操作方法吧。(播放操作视频) 你明确要求了吗?请同学们边实验边记录,开始吧。 7.交流反馈:同学们有了什么发现呢?我们来听听看。(播放录音) 8.小结:真棒,用证据说话,找到了日晷正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