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 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通过对粗盐提纯的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 通过对粗盐提纯的参与,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物品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每件物品,感受化学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思路导入新课在课题1中我们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步骤,现在,让我们走进实验室来亲身体验一下粗盐提纯的步骤。 请同学们按教材P87~P88实验步骤进行讨论与实验。 通过回顾旧知自然过渡到本节课需要通过研究解决的重点内容。【学习任务一】溶解 (1)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2)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溶解的粗盐的质量,记录为m1g。 称取粗盐/g剩余粗盐/g溶解粗盐/g5.0g 激发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学习任务二】过滤 按过滤操作的要求,把(1)所得的食盐水过滤,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若滤液仍浑浊,需重新过滤。 通过实验探究,锻炼学生的信息意识与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任务三】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并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激发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学习任务四】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滤纸上,称量后,记录质量为m2g,回收到指定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利用计算式计算精盐的产率。 通过实验探究,锻炼学生的信息意识与观察能力以及根据收集的证据推理形成结论的能力。【学习任务五】问题与交流 1. 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提示: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 2. 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 3. 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4. 有的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偏大,有的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偏小,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5. 有的小组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有哪些?他们应如何进行下一步操作? 通过实践应用,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形成观念,培养理性思维,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应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 通过总结归纳,在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形成概念,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通过证据推理,在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形成概念,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解决本节课的难点。课堂练习完成学习单上的例题巩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操作过程,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练习了粗盐提纯各步骤的操作,学习了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了溶解、过滤等技能,知道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各注意事项。 通过总结归纳,在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形成概念,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解决本节课的难点。板书设计: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溶解: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3.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析出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转移固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