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多样化的沟通与交流 教学设计 课题 多样化的沟通与交流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五单元《在线沟通交流》第1课《多样化的沟通与交流》,着重介绍了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本课内容贴合时代特点,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信息沟通方式,包括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还将深入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教材设计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掌握在线交流的基本技能。教材的内容丰富而实用,既包含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提高在线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沟通方式的多样性,了解电子邮件作为现代信息交流工具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提升对信息流通方式和信息传递效率的认识。计算思维:通过学习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运用计算工具进行信息交流的思维方式,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撰写邮件、添加附件、发送和接收邮件等,并能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沟通,提高数字化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学习和使用电子邮件,学生能够意识到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发送垃圾邮件或恶意信息,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成为网络空间的积极贡献者。 重点 了解信息沟通方式。 难点 掌握电子邮件信息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一段视频,内容为不同场合下人们使用各种沟通方式的场景,如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过哪些沟通方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观看视频,注意不同沟通方式的使用场景。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使用经验和感受。 通过视频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认识到沟通方式的多样性,为新课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讲授新课 环节一: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教师活动:使用PPT清晰展示电子邮件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通信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比传统书信与电子邮件的传递方式、速度、成本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直观理解电子邮件的优势。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电子邮件账户的登录流程,包括输入邮箱地址、密码等步骤,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登录技巧。展示邮件列表,详细解释邮件的发送、接收、回复、转发等基本功能,并通过实例演示这些功能的具体操作过程。环节二:电子邮件的撰写与发送教师活动:讲解邮件撰写的基本规范,包括邮件主题的设定(应简洁明了,能够概括邮件内容)、邮件正文的撰写(应清晰、简洁、礼貌,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邮件格式的规范(如字体、字号、段落设置等)。通过实例展示如何撰写一封完整的电子邮件。详细解释收件人、抄送、密送等地址栏的填写方法,以及如何添加附件、设置邮件优先级等高级功能。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指导学生动手撰写一封简单的电子邮件。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撰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邮件撰写技巧。环节三:电子邮件的安全与礼仪教师活动:强调电子邮件使用中的安全问题,如密码保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设置复杂且不易被猜到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不轻信陌生邮件,不随意点击邮件中的链接或下载附件等)。讲解电子邮件的礼仪规范,包括尊重他人隐私(不随意透露他人邮箱地址或个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