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09714

6.1集体生活邀请我 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227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集体,生活,邀请,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集体、集体的联结度的内涵;知道安全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的内涵; 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学习过集体生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担当责任、为集体争光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集体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力量,体会集体氛围,树立集体意识,从而培养爱国之情。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理解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内涵; 教学难点: 1. 体悟个人力量和集体力量的关系;感受集体的深刻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开门见山,本节课将分为三大板块,依次展开,以石头为串联。在走近、了解石头的过程中,感受集体魅力,探索集体真相,让我们揣着好奇,一起学习吧。 【讲授新课】 (一)一块石头识集体 我们遇到的第一块石头是它———绍兴市袍江中学的迁址碑。它静静坐落在学校角落里,也悄悄述说着学校的历史,并将简单时间轴和老照片等素材呈现。观察这三张老照片,会发现,照片中的环境在变,人物在变,但不变的是,都在记录同一个主体———班级。而班级就符合我们今天要引出的新概念———集体。 呈现集体的概念,是指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思考1:从概念出发,分析公交车上的人们是不是一个集体? 通过判断和理由的表述,从而说明集体不是简单的人数相加,得符合一定的特点才是集体。 思考2:仔细观察班级和公交车上人们的照片,归纳集体特点。 分析班级照片,可得出集体的特点,有共同目标,有分工,有关联。且集体联结度越高,就越温暖。 思考3:从特点出发,你还知道曾处于或正处于哪些集体中? 学生充分举例,如小组、班级、学校、社区、国家等。说明集体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是集体中的一份子。 (二)一块石头暖集体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在集体中生活的我们,又能收获些什么?不妨来看到第二块石头,是它———鲁迅故里。它坐落在绍兴鲁迅故里的广场门口,见证着岁月流转和绍兴发展。在这里曾开展一项活动———留绍过年”。播放学生讲解活动的视频,了解该活动。 思考1:了解这些社区活动后,你有什么感受? 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出安全感。社区为游子们送去温暖,减少他们未能回家过年的遗憾,而留在绍兴过年,相信他们不再害怕与迷茫,这就是安全感。 思考2:当社区在忙碌时,作为社区一员的你,又能为社区做些什么? 通过学生的分享,例如垃圾分类,文明排队,尊老爱幼等。点明正是这些小事,体现出年轻人的素质与担当,为这样的你们点赞。当然我们有几个学生更值得我们去点赞,因为他们参加了一场实践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勇敢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分享家乡的年味,也坚持就地过年,把绍兴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此心归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而正是这点滴温暖汇聚成强大力量,也让绍兴更有底气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因此在去年召开的我市疫情总结表彰大会中,多个团体获得了“先进集体”的称号,这份荣誉不仅属于集体,更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思考3:你所在的集体获得表扬或者遭受批评,你会感觉如何? 结合学生的回答,并出示对应的表情包图片,说明从集体的立场看问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情,就是一种集体荣誉感。 所以第二块石头,散发着阵阵温暖,有安全、有归属、也有荣誉感。我们当然想把这些美好的感受保存下来,长长久久,直到永恒如何?恰巧,第三块石头它正好记录永恒。 (三)一块石头记永恒 这块石头被打磨成光滑的石碑,刻着逝去英雄的姓名,以及我们对他们不灭的思念与敬意。他们为什么是英雄?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死亡?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事情的全貌。播放相关视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