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1093

地理必修一鲁教版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3课时) 导学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8次 大小:6599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单元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 ※目标预览※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掌握全球气压带及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3.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 4.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课前预习※ 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2)风带:E_____带、F_____带、G_____带。 (3)季节移动 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着_____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_____、冬季_____。 五、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六、季风环流 ※预习测试※ 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课堂生成※ 【探究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绘制) 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地球不自传③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形成的单圈环流。 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形成的三圈环流 假设:①地表均一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对三圈环流的影响 【规律总结】 (1)图形变式 (2)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为主 多对流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大陆东岸例外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 【典型例题1】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出卷网 A.a B.b C.c D.d 【探究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冬夏季,海洋和大陆的气压状况将发生季节性转换(以北半球为例)。 (2)冬夏季海陆主要的气压系统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影响我国的气压系统 被切断的气压带 冬季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压带 夏季 亚洲低压(印度低亚) 夏威夷高压 夏威夷中心分裂出的偏西、偏南的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带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地表性质均一,特别是30°S以南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探究3】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形成示意图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主要区别结合上图总结如下表所示: 项目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南亚季风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干燥 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湿润 【典型例题2】1.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天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 A.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 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 C.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 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 2.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影响很大的气压中心是(  ) A.赤道低压   B.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C.西伯利亚高压  D.副极地低气压带 ※随堂巩固※ 1.下面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C.全球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2.关于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气压带基本成带状 B.1月份,亚洲高压切断赤道低压带 C.7月份,北半球大陆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压带 D.南半球气压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极地高压和副热带高压成因相同 B.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