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18033

一《国殇》课件(高教版2023)(共25张PPT)

日期:2025-02-09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311451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国殇,课件,高教,2023,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国 殇 屈 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叙和赞相结合的写法。 2、能力目标:背诵这首诗,并能正确解释重点字词。 3、情感目标:体会《国殇》通过塑造和歌颂为国牺牲的英雄,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诗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1、描写古代战争的生字词。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2、屈原对战士的高度评价,并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这一天,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民间习俗。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习俗是纪念哪位历史人物的吗 对,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爱国诗作《国殇》。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作者作品   屈原 ,名 ,字 , 时期 国人,杰出的 和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 ,是 诗人的杰出代表。后人将屈原的 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二者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 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屈原的作有 、 、 、_____ _____,共二十三篇,其中, 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平 原 战国 楚 政治家 爱国诗人 爱国诗人 浪漫主义 《离骚》 “四大文化名人” 《离骚》 《天问》 《九歌》(11篇) 《九章》(9篇) 《招魂》 《离骚》 2、关于《楚辞》 《楚辞》是《诗经》后的第二个高峰,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巨大而丰富的源头之一,《楚辞》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主要的作用。《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一种新体诗,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步的政治主张,与黑暗势力不妥协的精神,都体现在他的诗作中。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因此后人提到楚辞又称为“骚体诗”。 3、解读题目 国殇: 《国殇》是《九歌》中的一篇。《楚辞》是具有很强的楚国的地方特点的诗歌。在诗句中大量使用楚地方言,诗行中大量使用“兮”字。“九歌”是战国时楚国的民间祭歌,屈原将其加工后,改造用来祭悼为国捐驱的楚国将士,“殇”指夭折或在外而死。楚国的年轻战土们为保卫祖国死在野外,所以称之为“国殇”。 4、字词通关(给划线字注音):   国殇( ) 被犀甲( ) 车错毂( ) 旌( )旗蔽日   躐( )余行 左骖( ) 殪( ) 絷( )四马   援玉枹( ) 天时坠( ) 霾( ) shāng pī gǔ jīng liè cān yì zhí fú duì mái 5、指出诗中的通假字: ①、操吴戈兮被犀甲 被:通“披” ②、霾两轮兮絷四马 霾:通“埋” ③、出不入兮往不反 反:通“返” ④、天时坠兮威灵怒 坠:通“怼”,恨 三、朗读理解,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诗,注意朗读时的感情,同时注意停顿特点 2、分组自读,要求在文中标出生字的字音,读准字音。请组内同学分别读,看看谁读错的字音最少,再齐读,要求放开音量,大声朗读。  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pī gǔ jīng shǐ liè háng cān yì mái zhí yuán fú duì 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魂魄毅兮为鬼雄。 xié 国 殇 shāng 3、向同学讲解诵读规律:《楚辞》为七言,上四下三拍。此诗可分为:操吴戈兮/披犀甲,兮拖长声。也可细分为操/吴戈/兮/披/犀甲,注意每句的重读音。 4、熟读后,逐个从字面上解释句子; 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