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复习课 素养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体会探究获取物理规律的艰辛与快乐。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利用欧姆定律设计并进行实验,测算电阻的大小,进一步练习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4.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得出串、并联电路总电阻跟分电阻的关系,体会两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5.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重点:欧姆定律实验,测电阻实验 【思维导图】 【单元达标】 达标点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例1 小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时,电阻R 有5 Ω、10 Ω、20 Ω三种规格,滑动变阻器有型号一“20 Ω 2 A”和型号二“50 Ω 1 A”两种规格,电源电压保持6 V 不变,他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根据电路图,用笔连线将图乙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小华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做第二次实验时将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闭合开关,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 (选填“A”或“B”)端移动,直到 为止。按照同样的方法,完成了第三次实验,三次实验的数据如表所示。整个实验过程中应选择型号 的滑动变阻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4 0.2 0.1 (3)根据实验数据,小华得到如下实验结论: 。 (4)利用这个电路还能完成的实验有: (写出一条即可)。 思路导引 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用到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不变,只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这里是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要保持电压不变,只改变电阻的大小,这里是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来保持被更换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实验数据的目的是寻找普遍性的规律,避免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 达标检测 1.某实验小组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设计实验】 小组制定实验计划,选用合适的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内装三个定值电阻(R1=5 Ω、R2=10 Ω、R3=15 Ω)的电阻盒等器材,并设计好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考虑到电流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该实验需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2)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3)实验小组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但未超出量程,则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 (选填“断路”或“被短路”)。 (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实验小组测得多组数据并分别录入表格中,其中,换用R3 做实验时少录入一个电流值,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电流记作 A。 电压U/V 1 2 3 …… R1电流I1/A 0.2 0.4 0.6 R2电流I2/A 0.1 0.2 0.3 R3电流I3/A 0.06 0.2 【分析和论证】 (5)比较表中任何一行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比较表中任何一列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评估】 在评估环节,有组员提出了“能否采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分析”的意见。除此以外,你还能从哪两个方面对该实验进行评估 。 【答案】达标点一 例1 (1)答: (2)B 电压表的示数为2 V 二 (3)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解析 (1)电压表应与电阻并联,根据题意,乙图的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2)小华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做第二次实验时将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定值电阻所分得的电压增大,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大,为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需要移动滑片使定值电阻的电压减小,所以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由U=IR 可知,定值电阻的电压减小,所以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B 端移动,直到电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