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2116

地理必修Ⅰ中图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练习

日期:2025-11-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4885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地理,必修,图版,第四章,自然环境,人类
  • cover
本章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这主要是因为(  ) ①气候比较湿润 ②地势比较高 ③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④资源比较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为季风性气候,气温适中,降水适中,河湖众多,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A 读“某区域1965年和2012年地理简图”,完成第 2~3题。 出卷网 2.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  ) 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 C.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素质高 3.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耗竭,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影响最小的是(  ) A.A地 B.D地 C.E地 D.F地 解析:由图可知,B地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 出卷网充足,交通便利,利于村镇形成和发展。图中显示该地的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对其开发形成了城市D和F。A、C两地交通便利,资源外运促进了其发展。E地附近旅游资源丰富,因旅游而兴起,故矿产资源枯竭对其影响最小。 答案:2.A 3.C 4.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城市地域形态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出卷网 A.该城市地域形态呈条带式 B.该城市主要受地形和河流影响,呈东西狭长状分布 C.位于山区,该市人口稀少 D.在南北方向上城市空间发展受到限制 解析:由图可知,该城市位于河谷地带,南北两 出卷网侧为山地,受其影响,该城市只能沿河流和河谷在东西方向上呈条带状发展。该城市虽位于山区,但是位于河流沿岸,人口规模不一定少。 答案:C 5.分析“某海湾示意图”,其中最适宜建港口的位置是(  ) 出卷网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依据图示,③位于避风港湾内,等深线密集,最适宜建港。 答案:C 2011年5月,俄罗斯、加拿大、瑞典、芬兰 出卷网、挪威、丹麦、冰岛等北极国家齐聚格陵兰,商讨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并签署了首个正式协议。据观测,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加快。据此完成第6~7题。 6.造成北极冰川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臭氧层被破坏 C.排放二氧化硫过多 D.植树造林 7.此现象的不断发生,产生的后果主要是(  ) A.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 B.农作物生长期延长 C.海平面上升 D.臭氧被大量吸收 解析:随着全球变暖,两极及高山上的冰川不断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答案:6.A 7.C 2012年3月27日20时 出卷网30分,中国与110多个国家成千上万的城市开展了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旨在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的重视。据此完成第8~9题。 8.全球变暖,将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 A.宁夏平原将变湿润 B.洪涝灾害的频次和强度下降 C.华北平原小麦单产下降 D.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多 9.为了缓解全球变暖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 ②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④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8题,全球变暖使中纬度地区降水 出卷网减少,蒸发加剧,华北平原将变得干旱,小麦单产下降。全球变暖使降水的分布格局发生变化,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将会增加。第9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的破坏,针对问题的产生原因其主要的整治措施是: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进行国际合作等。禁止使用化石燃料目前还不现实。 答案:8.C 9.B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完成第10~11题。 出卷网 10.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有(  ) ①台风 ②寒潮 ③沙尘暴 ④干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可能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