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34626

【核心素养目标】浙教版2023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三单元第12课《条件计算》课件(共25张PPT)+教案

日期:2024-11-2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23451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2课,PPT,25张,课件,条件计算,核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课题 第12课《条件计算》 单元 三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信息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敏感性和认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增强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教育学生关注新兴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洞察力。计算思维:培养学生通过运用条件计算解决问题时,理解其背后的计算逻辑和处理过程。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如通过编程控制简单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比较不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培养学生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如使用网络资源学习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让学生体验数字化创新的过程,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信息社会责任:教育学生在运用条件计算解决问题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如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意识,让他们了解在信息社会中应承担的责任,如合理使用技术资源,避免技术滥用。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双刃剑特性,培养他们负责任地运用查表计算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生活中的条件计算;运用查表计算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查表计算;通过小组合作,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控制系统中的条件计算。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教育学生通过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不断优化和改进方案,提高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活实践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使学生乐于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能够意识到计算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包括了解计算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理解计算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的积极态度,鼓励他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和坚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技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应当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 生活中的条件计算 难点 控制系统中的条件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1、情景展示空调系统是通过怎样的计算过程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2、本节课学习任务(1)生活中的条件计算(2)控制系统中的条件计算3、揭示课题板书:条件计算二、新知学习(一)、建构什么是条件计算?条件计算就是将数据与预先设定好的条件(规则)进行比对和匹配,符合哪一种情况就给出对应结果的计算类型。(二)、生活中的条件计算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运用条件计算来解决问题。条件计算,首先需要明确可选的条件和对应的计算规则,然后将输入的数据与条件进行匹配,选择对应的计算规则得到计算结果。学校判断早锻炼是否出操,是一个运用条件计算的决策过吗?学校判断早锻炼是否出操,就是一个运用条件计算的决策过程。1、明确决策的条件。学校早锻炼是否出操的决策条件如下:一是天气条件,如果下雨、下雪或者大雾天气,就不出操;二是地面条件,如果地面积水,路面湿滑,就不出操;三是空气质量,如果空气污染指数高于 200,就不出操。2、获取数据,对照条件,做出决策。获取当天早上的实际天气、地面情况和空气质量等数据,与决策条件进行一一比较,从而得出一个判断结果。比如,当天早上天气晴好,地面干燥,但空气质量指数高于 200,根据条件判断,做出“不出操”的结论。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