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36646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7.1 数与代数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79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代数,教案
  • cover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教学目标 1.构建数学知识网络,深入理解自然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复习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准确进行小数的加减和乘法运算。2.复习四则运算的基本意义,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加强运算规则的运用,提升使用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巩固解决简单方程的方法。3.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提升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整理和复习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以及与方程相关的知识。难点:理解和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96页内容和第98~100页“练习”的第1~15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 1.引领学生复习本书第一、三、五单元的核心知识点。(1)列竖式计算。7-3.5= 2.5×1.2=(2)解方程。3x+5=20 2x-6=14学生独立完成,并邀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随后进行集体纠错。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共同复习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5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5分钟) 1. 引领学生回顾小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根据以下问题提示,整理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补充。 (1) 在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学习中,我们还涉及了哪些内容?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包括小数的含义等。 (2)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请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小数及其意义。让学生进行讨论,梳理知识,并完成教材第98页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进行订正。(3) 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学生进行讨论,并点名让学生分享答案,接着完成教材第98页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之后集体进行订正。2. 引导学生复习小数乘法相关知识。教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根据问题的提示整理这一单元的知识,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补充。(1)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它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何联系?(2)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如何影响小数的大小?(3) 在小数相乘时,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汇报,然后集体进行订正。使用课件展示教材第96页的第3、4、5题,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并进行分析。首先独立计算,然后与同伴交流:在小数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将常出错的题目整理出来,并与同伴分享交流。3. 引导学生复习方程的相关知识。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回顾方程的知识,并整理这一单元的内容,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补充。 (1) 我们学习了关于方程的哪些内容?学生交流分享:包括字母表示数、等量关系、方程等。 (2) 你能使用字母来表示公式或规律吗?学生举例说明。 (3) 什么是等量关系?方程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联系?所有等式都可以称为方程吗? (4) 等式的性质是什么?你是如何建立和解方程的?展示教材第96页第6题的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并集体进行订正。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5分钟)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第7、8题。2.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第9、10题。3.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第13、14题。4.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第15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课时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开放式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到知识构建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成就和乐趣。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度,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地表达涉及的知识点,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