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二)历史试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春秋左传》载:“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夜,郑伯使祭足(人名)劳(慰问)王,且问左右。”这表明( ) A.周王与诸侯矛盾不可调和 B.周朝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周天子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D.分封制的根基逐渐瓦解 2.王莽在分析汉代田赋时指出,汉朝减轻了田租负担,采用“三十税一”的制度。豪强侵占农民土地后,依附豪强的农民要按照“什税五”的标准向其上交收获,豪强则按照“三十税一”的标准再向中央纳税。由此可知( ) A.豪强对中央集权产生威胁 B.西汉自耕农赋税负担沉重 C.地方拥有独立的赋税体系 D.王莽为代汉自立寻找理由 3.所谓的土断,就是东晋与南朝时期,以土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之著籍,取消侨置郡县原来临时的白籍,改由居住地编制统一的黄籍,调整了地方行政机构。这一制度( ) A.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B.得到了士族广泛支持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破坏了社会基层治理 4.北宋法律规定,所有与农户有关的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民事诉讼,必须在每年十月一日后才能起诉,次年正月二十日停止受理,三月三日以前审理完毕。这一规定体现了北宋( ) A.法律规范性强 B.重视民事诉讼 C.强调本业思想 D.行政效率较高 5.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对于“贤君”“明君”及其仁政,他予以充分肯定;王夫之主张天子、宰相、谏官“环相为治”的权力“制衡”机制,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这反映了( ) A.近代意义的民主意识 B.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C.封建君主制受到批判 D.儒学力图突破传统束缚 6.1842年,林则徐致信其友人“剿夷……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飞)、韩(信)束手!”这表明当时林则徐( ) A.全面反思战局 B.突破夷夏观念 C.首倡师夷长技 D.探索御敌方略 7.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提出人类社会必然沿着“据乱、开平、太平”三世的顺序渐进地向前发展,“据乱世”就是君主专制时代,“开平世”是君主立宪时代,“太平世”是民主共和时代。据此可知康有为( ) A.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B.未跳出传统思想框架 C.主张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D.受西方科学思想影响 8.1912年至1916年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先后产生了唐绍仪、段祺瑞等8届内阁;1916年至1924年的9年间,则先后历经了27届政府内阁,其中最短的两届内阁存在不到一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体制存在缺陷 B.各地军阀割据混战 C.责任内阁名存实亡 D.民众参政热情高涨 9.1943年3月,宋美龄访美期间,美国《时代周刊》刊登其照片作为封面,并附文:“她和中国懂得何为坚韧。”这一外交活动( ) A.体现了中国寻求大国地位的努力 B.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意在争取美国对剿共事业的支持 D.为雅尔塔会议召开作了铺垫 10.1980年,广东肇庆农民陈志雄跨队承包鱼塘,雇用了几名雇工,其做法引发了全国的关注。1981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的文章,并开辟《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专栏,一共刊登了21篇来信和讨论文章。关于此事件的讨论( ) A.促进了改革意识的发展 B.推动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出现 C.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正走向深入 11.8世纪,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该材料( ) A.肯定阿拉伯帝国在贸易中的桥梁作用 B.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异常发达 C.指出巴格达贸易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