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45363

哲学3.第2课第1框课件《世界的物质性》

日期:2025-04-0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20262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哲学,2课第,课件,世界的物质性
  • cover
(课件网) 教学课件 基础模块 哲学与人生 第2课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第一单元 立足客观实际 树立人生理想 自然界的物质性 1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 本框总结 4 课后练习 5 课后研学 6 导入新课 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由盘古开天辟地而来的吗?人类是由女娲制造出来的吗?也就是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 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 《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记载 探究活动 阅读教材第13页“阅读与思考”,思考以下问题: 将水、火、气、原子等视为世界的本原,这样的认识有没有道理? 你认为天地万物之间有怎样的共同属性? 1. 自然界的物质性 解析 水、火、气是自然界存在的具体事物,原子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样的认识否认了世界是由上帝或神创造的,从物质本身出发探寻世界的本原,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有一定道理,在当时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但受所处的历史阶段限制,这样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那么世界的本原到底是什么?天地万物之间有什么共同属性? (1)多种多样的自然界都是物质的。 自然界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和鸟兽虫鱼等,但从宏观到微观,从无机到有机,整个自然界都是物质的。 什么是物质?物质有什么特性? 哲学中物质的概念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 的 强调物质的可知性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客观实在。 强调物质的客观性 强调了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不管人们看见看不见、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这一特性我们称之为———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的共性。 (3)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观看地球演变的相关视频,结合教材第10页“相关链接”: 地球的历史:46亿年左右 地球的生命史:35亿年左右 人类形成:三四百万年前 人类文明史:不超过1万年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是先于人类而存在和发展的。 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自然界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宏观到微观,从无机到有机,整个自然界都是物质的。 归纳一 探究活动 如何理解“劳动创造了人”? 生物进化论与人类学研究表明,人是在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特殊的活动形式———劳动而产生的一种生命形式。劳动使人真正从动物中走了出来,具有了人的本质。 材料要点 观看人类进化的相关视频,结合教材第10页“阅读与思考” , 思考以下问题: 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解析 人和人类社会并非从来就有,而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从古猿进化到人,再到人类社会的出现,劳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产生来看)。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劳动 使人的生理结构发生改变,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人结成了社会关系,进而形成了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人类产生以后,人类社会是否还依赖自然界? 解析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归根到底都取之于自然界。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生产劳动,是一种物质性活动。 除了生产劳动,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还有什么?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从构成要素来看)。 物质生产方式 基础、集中体现 自然地理环境 来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