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52617

10.2《师说》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4082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师说,课件,33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韩 愈 师 说 作者介绍 字退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后人称其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几度被贬。 韩愈(768~824) 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他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 “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解题 写作背景 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郯 tán 字词注音 苌弘cháng 聃dān 蟠pán 谀yú 贻yí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⑴者……也 判断句 ⑵所以:用来……的 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自己的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 无惑?惑而不从师,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 ⑴之:代词,这里指道理 ⑵而:表转折,却 ⑶从:跟随 ⑷其:代词,那些 ⑸为:成为 动词 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跟随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便终究不会解决了。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 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⑴乎:介词。 第一、三“乎”相当于“在” 第二、四“乎”相当于“比” ⑵也:句中语气词,舒缓语气。 ⑶闻道:懂得道理。 ⑷ 固:本来 ⑸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师” 一般意动翻译的 格式为:“以……为”、“把……当作” 译:出生在我之前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跟随他,拜他为老师。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 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也。 ⑴师:学习。师道即学道 ⑵庸 :岂,难道。 ⑶是故:因此,所以。 ⑷无:无论,不论 ⑸所存:所存在的地方 ⑹道之所……也。 判断句 译: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贵无论低贱,无论年龄大无论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诵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人为什么要从师? 老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 ②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择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⑴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 ⑵两个“之”:用在主谓之 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⑶两个也:句中语气词, 舒缓语气。 译 唉!从师求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很难了!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 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 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 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要跟从老师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