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章 行政公文写作 《秘书写作》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1.行政公文的概念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一、概念 2.公文、文件、公务文书、文书四者之间的关系 公文<文件<公务文书<文书 二、特点及分类 (一)特点 1.权威性 2.规范性 3. 时效性 4. 保密性 5. 定向性 二、特点及分类 (二)种类 1.按行文方向划分: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 2.按紧急程度划分:可分为特急公文、急办公文、常规公文三类。 二、特点及分类 3.按秘密等级划分: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公文和公开公文五类。 4. 按性质作用划分:可分为指令类公文、知照类公文、报请类公文、批答类公文、奖惩类公文。 三、公文写作的专门用语 (一)开头用语 公文写作的开头一般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写出行文的背景、依据、目的、态度等。 1.交代撰文的依据、目的或缘由 2.表明态度与结论 3.概述总体情况 三、公文写作的专门用语 4.公文开头的常用语词 常用的有:“根据”、“按照”、“为了”、“接……通知”、“遵照”、“……收悉”、“为……,特……”、“现通知(报告)……如下” 等。 三、公文写作的专门用语 (二)结尾用语 1.以专用词语结束全文 2.表达具体的要求 3.发出号召,寄托希望 如“特此报告”、“特此通知”、“特此函复”、“特此函告”、“特予公布”、“此布”、“此复” 、“上述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上述要求,请予批准”,“请尽快函复为盼”,“……为要”,“……为盼”, “……是荷”,“……为荷”,“妥(当)否,请批示(复)” 等。 三、公文写作的专门用语 (三)其他专门用语 1.称谓词 2.追叙词 3.承转词 4.祈请词 5.商洽词 6.受事词 7.命令词 8.目的词 9.表态词 第二节 公文格式 一、格式要求 1. 准确规范 2. 完整美观 3. 合理适当 二、格式构成要素 (一)眉首部分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为眉首,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组成。眉首部分一般占首页的1/3至2/5,用红色反线与主体部分隔开。 二、格式构成要素 (二)主体部分 公文的主体部分俗称正文部分、行文部分,是公文格式的关键部分,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等。 二、格式构成要素 1.标题 公文标题主要是对公文主题信息的归纳,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主要内容、主题信息)和公文种类三要素。 (1)公文标题的作用 (2)公文标题的形式 (3)公文标题的制作要求 二、格式构成要素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相当于书信的称呼,写于标题与正文之间的左侧,要顶格写,用冒号。 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是需要周知、执行、答复公文内容,负有办文责任的机关名称。因此一定要选准主送机关,否则将会造成责任不明,导致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无人问津,贻误工作。 二、格式构成要素 3.正文 主送机关下面是公文内容陈述的开始,是公文的核心部分,评价一份公文的质量如何,正文的写作是主要标准。 公文正文位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正文是公文内容的主体,是公文实质性内容的文字表达。公文正文的逻辑结构一般为缘起、展开、收尾三个部分。 二、格式构成要素 4.生效标识 公文生效标识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包括发文机关印章或签署人姓名。 公文盖印注意事项:一是杜绝空白印章,二是联合行文时印章排布要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