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54947

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4课时) (课件 22张PPT+教案+练习)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41513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节,空气,氧气,4课时,课件,22张
    (课件网) 第1节 空气与氧气 (第4课时) 浙教版 八年级下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学习内容与要求】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2 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⑤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本课时主要分组实验: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此前学生已学过氧气的相关性质,已经知道排水法收集气体及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原理,进行一些综合的实验操作。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亲身体验相结合,基本操作与具体实验相结合,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创设情境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含氧化合物: ②铁丝在O2里燃烧生成Fe3O4 + O2 SO2 点燃 S Fe + O2 点燃 Fe3O4 ①S在O2里燃烧生成SO2 含氧化合物分解能生成氧气: ④用H2O2制取O2。 KMnO4 K2MnO4 +MnO2 +O2 加热 H2O2 H2O + O2 二氧化锰 ③用KMnO4制取O2 实验室是如何用KMnO4制取O2的? 1.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装配、连接方法和气密性检查。 2.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初步学会粉状固体试剂的使用方法。 3. 学习研究氧气性质的方法。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实验 目 标 大试管、单孔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 ( 带铁夹 )、坩埚钳、酒精灯、玻璃片、木条、火柴、粗铁丝、木炭、铝箔、棉花、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器 材 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 用KMnO4制取O2的原理: KMnO4 K2MnO4 +MnO2 +O2 加热 请选择用KMnO4制取O2的发生装置: ① ② ③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固体加热 固液不加热 固液不加热 探究实践 制取氧气时可用什么方法收集?分别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密度度比空气略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探究实践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步骤是怎样的? ①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住试管壁,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手后导管末端回流一段水柱,表明装置不漏气。 过 程 探究实践 ②装: 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塞紧单孔塞。 ③定: 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 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⑤收: 收集气体。 ⑥离: ⑦熄: 将导管从水槽中撤离; 熄灭酒精灯。 过 程 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收集气体。 先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探究实践 思 考 问题1:仪器组装需要按照什么顺序?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 问题2: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在试管口冷凝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问题3: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呢? 避免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沿导管进入水槽。 问题4:点燃酒精灯时,为什么要来回移动酒精灯? 使试管受热均匀,若试管受热不均匀,则试管容易炸裂。 探究实践 问题5:为什么在收集气体的时候,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才收集气体? 由于发生装置内有空气,所以导管口刚刚冒出的气泡时装之内的空气,此时收集到的气体会不纯净。 思 考 问题6:为什么在收集满气体后,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呢? 若先熄灭酒精灯,由于试管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下,则水槽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探究实践 思 考 问题7:若制取的氧气不纯,可能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①可能是装置漏气; ②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收集; ③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未装满水; ④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没有把导管伸至集气瓶底部; ⑤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 探究实践 思 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