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69022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单元解读 素材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9次 大小:197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单元,统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
  • cover
第四单元 单元解读 【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以“家国情———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其中精读课文有《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略读课文《清贫》。 古诗《从军行》《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抒发爱国情怀的名篇。《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胸怀。《军神》主要讲述了年轻时代的刘伯承参加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右眼严重受伤后,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不使用麻醉剂,忍受巨大痛苦接受了72刀的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尊称为“军神”的故事。《清贫》这篇文章是方志敏烈士在国民党反动派狱中写的,篇幅不长,语言精炼,生动。文章主要写了方志敏被捕时,敌人搜遍了他的全身,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到,只搜到了一只表和一支自来水笔。歌颂了方志敏一心为革命,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坚贞不屈的崇高精神。 整个单元既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又不单调。虽然年代不同,但是表现的精神主旨是统一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训练要素】 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这一要素在人教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课文中的梯度体现如下: 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 四上 第六单元 学习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四下 第七单元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的品质。 五上 第六单元 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五下 第四单元 通过课文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六下 第四单元 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纵观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各阶段的阅读训练要素,从文本中可以捕捉的信息,总共有三类:①体会人物心情/内心。②感受/体会人物品质。③体会作者蕴含的感情。 四年级时,学生已掌握了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本单元的学习更进一步,不但要体会人物的感情,还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体会的角度更多元化。 《青山处处埋忠骨》要求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军神》要求体会刘伯承的内心和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清贫》要求体会方志敏的品质,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从例句出发,在体会人物内心后选择情景仿写,习作话题要求写一件事,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 有了对阅读训练要素的细致分析,理清了要素中包含的方法、路径和学习要抵达的程度,就可以尝试将方向性的、笼统的“要素”,细化为可操作、可表现、可评价的具体单元阅读学习目标。本单元阅读学习目标可细化如下: 1.阅读饱含家国情怀的文章,在文本中体会民族领袖或爱国文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国家荣誉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2.能用边阅读边批注的方法,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关键语句。 3.通过反复朗读、前后对比、角色自居、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这些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4.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变化中提取出人物心理变化的链条,感受人物的心情变化。 【识字写字训练要素】 会认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正确读写28个词语。 【写作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它和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相关联的。三篇现代文在写法上,都是通过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这次习作也提出“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统编版教材中,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