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初一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1课 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隋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②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3、隋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实现大规模统一。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①南北交通不便 ②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需要加强 ③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5、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P5图) 6、隋朝开凿大运河给百姓和民工沉重的负担,但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发挥着贯通南北大动脉的作用。 第2课 1、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统治的残暴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李世民(唐太宗)继承皇位后,改年号为“贞观”,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4、李世民(唐太宗)统治期间善于用人和纳谏。纳谏就是采纳别人的意见。 魏征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李世民(唐太宗)改革的措施:①减少百姓服役天数 ②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多次修订法令,《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6、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的;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政令。 三省六部是中央机构。 第3课 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统治前期的措施:①重用酷吏,实行恐怖政策;②将唐初的《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争取五品以上的普通地主的拥护和支持。③进一步发展科举制④注重减轻农民负担 3、武则天统治时期,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史称_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4、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是“开元”。 5、唐玄宗统治的措施: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使唐朝进入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6、唐朝时发明和使用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他们分别用来翻土和灌溉,大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4课 科举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2、科举考试常设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包括 策问 、 经史 、 杂文 ,主要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人们普遍推重的是进士科。 3、唐朝的科举制对盛唐社会焕发出生机活力与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有着重要的推动 作用。 4、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唐人如果要出行,采取的方式主要是 骑马 。 5、唐朝社会具有博大宏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第5课 1、 唐太宗 统治时,扫平东突厥,仍然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和生活。在这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落首领尊称唐太宗 为“天可汗”。 2、吐蕃是今天 西藏 的祖先。 3、 松赞干布 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十分仰慕中原先进文化,为了与唐朝建立亲密的关系,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唐太宗为了向中国西部发展势力,也需要笼络吐蕃,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4、 文成公主入藏 ,大大促进了吐蕃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第6课 遣唐使是 日本政府 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唐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