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71779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抗战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8次 大小:1890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抗战,22课,局部,全民,学案,答案
  • cover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概括日本在军事、政治、经济、屠杀等方面的侵华罪行,认识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本性,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复活。归纳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唯物史观】结合史料,正确解读战争爆发的主客观原因,提高史料实证的意识; 【时空观念】观察地图,梳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军事侵略、政治扶植、经济掠夺、 文化奴性),增强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阅读相关史料,掌握相关史料的史学价值 【历史解释】参照课本,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初步形成向最终建立的过程,分析统一战线确立的推动因素,进行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4.在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上,以史为鉴,引导学生理性爱国、认识到经济实力决定国际政治地位,化悲愤为力量,实现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的建构。 重点:1.正确解读战争爆发的主客观原因; 2.梳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初步形成向最终建立的过程。 难点:1.比较德日对待战争罪责的态度,认识到正视历史对于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2.古今对比,以史为鉴。对抗日战争进行历史反思,建构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 (一)日本侵华的原因 1.既定国策: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确立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 2.摆脱危机: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二)九一八事变 1.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此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次日晨,日军占领沈阳。 2.扩大 (1)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援。 (2)扶植傀儡政权: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3.国内态度 (1)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 (2)抗日救亡运动 ①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由游击队改编而来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②中国军队抵抗: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三)华北事变 1.含义: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2.国内态度 (1)学生:“华北自治运动”激起1935年12月9日的北平学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2)中国共产党: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三万余人,牵制了大量日军。 (四)西安事变 1.背景 (1)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蒋介石调集包括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在内的大军围攻陕北。 (2)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说蒋介石抗日的努力失效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 3.结果: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派周恩来为代表,与张学良、杨虎城一起,同国民政府代表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意义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 (2)促进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