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72607

7.2.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8453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7.2.2,PPT,八年级,人教,生物,初中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过程。 ◎学习重点: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通过探究任务驱动一、二完成本节重点的学习。 亲子鉴定方法中目前使用最多、最可靠的是DNA鉴定法。人的血液、毛发、口腔细胞及骨头等都可以用于DNA鉴定。DNA是什么?DNA鉴定还有哪些其他应用吗?为什么通过DNA能确定人的身份和亲缘关系呢? 基因、DNA和染色体 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  基因  传递给子代。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精子和卵细胞  。 基因  精子和卵细胞  2.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遗传物质的  基本单位  。 (2)DNA: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  双螺旋  结构,外形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3)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  一定  的。 DNA  基本单 位  双螺旋  DNA  一定  (4)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成对  存在的,基因也是  成对  存在的。 (5)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  46  个DNA分子。 成对  成对  23  46  1.如图是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③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①为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①上只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在体细胞中往往成对存在 C 2.同一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一般都是 ( B ) A.不同的 B.相同的 C.有差异的 D.有变化的 B ·导学建议· 在学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时,一般采取由外到内的顺序学习,先回忆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染色最深的结构,由“为什么最深”引出染色体,然后是染色体的概念和组成,由其组成延伸到DNA的性状、数目,然后再学习基因的概念、数量。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1.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  一半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  一条  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上的  基因  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  分开  ,转移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一 半  一条  基因  分开  2.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  受精卵  时,每对染色体中都是一条来自  父方  ,另一条来自  母方  ,成对的  基因  也是如此。因此,后代个体具有  父母双方  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  体细胞  染色体的数量,从而保证了生物遗传的  稳定性  。 受精卵  父方  母方  基因  父母双方  体细胞  稳定性  1.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D ) A.受精卵 B.DNA C.染色体 D.精子和卵细胞 D 2.若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n,则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是( D ) A.2n→2n→2n B.n→2n→n C.n→n→n D.2n→n→2n D ·学习小助手· 染色体的数量关系 1.染色体数目:体细胞=受精卵=精子×2=卵细胞×2。 2.生物体细胞中的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基因、DNA和染色体 【情景呈现】 【合作探究】 1.请用图解表示性状、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将如何变化?这对生物的遗传有什么意义? 答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这有利于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遗传与变异 【情景呈现】林先生喜得贵子,本应高兴,但从那时起,他就有一个烦恼。原来,从他的爷爷到爸爸再到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