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73569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3《出师表》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38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
  • cover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出师表》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该单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军事生活,《出师表》是一篇情辞意切、感人肺腑,让人赞不绝口的文章。作者通过表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贞,三条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叙述生平及出师北伐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更是慷慨深沉,动人心魄。真正为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设计说明】 本文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对朝廷内政提出的建议。文章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汉兴盛的历史经验,表示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现了诸葛亮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忱。本文寓情于议,寓情于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主张明确,析理透辟,而且殷切期望之情溢于言表。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本文以情动人、情挚辞切的特点。通过吟咏体会、思考探究两个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葛亮的“忠”及诸葛亮的时代意义。通过课堂教学双边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吟诵、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探究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吟诵全文,把握文气,能够背诵全文。 2)积累重要文言词汇,体会文中入声字的决绝之感,理解诸葛亮北伐的决心。体会虚字带来的情绪变化。 3)了解创作背景以及奏表的特点,明确诸葛亮的建议及思想感情,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 4)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人才。 【教学准备】 学生:用《中华经典吟诵》读本预习,吟诵九下的诗词;搜集有关诸葛亮的材料。 教师:从“语文吟诵系统”调取资源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吟诵导入,夯实常识。 1.全班齐吟杜甫的《蜀相》,引出诸葛亮。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你说我说话卧龙。 说说你所知道的诸葛亮以及关于他的事例。 明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著有《诸葛亮集》。 教师可以补充介绍诸葛亮的生平: 公元181年: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19岁:与友人徐庶师从司马徽。 27岁:在司马徽、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 “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28岁: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47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48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 4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蜀建兴8年。 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 51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54岁:诸葛亮再次北伐中病故百丈原。 事例: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等。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明确:收二川:收东川、西川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 三顾:三顾茅庐 东和:东和东吴 北拒:北拒曹魏 该环节,教师可以学生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来介绍他们眼中的诸葛亮都是什么样子的。同时可以借助一副对联,明确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事情。 3.背景介绍 这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