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课 《古诗三首 竹石》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对“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原”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 B.原本,本来 C.宽广平坦的地方。 D.原谅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反复 3.《竹石》的作者是( ) A.李贺 B.李白 C.郑燮 D.于谦 4.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 )。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填空题 1.文学常识填空。 (1)《竹石》是 代 创作的一首 绝句。 (2)《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的岩竹,抒写了诗人 的高尚品质,说明做人要 。 2.先连线,再说一说这三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马诗》 竹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石灰吟》 石灰 正直倔强,高傲风骨 《竹石》 马 不怕牺牲,品格高尚 3.连线。 【咬】 你。 【任】 这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尔】 任凭。 三、诗歌鉴赏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2.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4.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 ,其实是写 ,表明了诗人 的精神。 5.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 , ———。“东西南北风”喻指 。 四、阅读课外古诗 墨梅①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②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③满乾坤④ [注]①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②痕:痕迹。③清气:清香的气味。④乾坤:天地间。 1.写出后两句诗的大致意思。 2.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 ,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 。 3.关于《石灰吟》《墨梅》说法有误的是( ) A.两首诗均为咏物诗,七言绝句。 B.两首诗中的“留”,“人间”和“乾坤”意思完全相同。 C.两首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抒情言志。 D.两首诗托物言志、借物喻人,都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鄙视流俗的高尚情操。 答案解析部分 一1.【答案】B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诗句理解字义。“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的)根原本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原:本来,原本。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 2.【答案】B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把“竹子”当做人来描写, 咬 字表现了竹子长在石中的坚定,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3.【答案】C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 )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故答案为:C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4.【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