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84402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853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西省,解析,原卷版,试卷,语文,考试
    绝密★启用前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冲刺预测押题卷(一) 语文 2024.4 (150分钟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进行社会调查时,创作了闪耀着唯实求真精神的经典之作《寻乌调查》,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他也强调:“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根本遵循。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工作中身体力行不断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典范。1988年6月,习近平刚到宁德任职,就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我六月到闽东上任,七月初至八月初,偕同地区几位领导同志,走了闽东九个县,还顺带走了毗邻的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也正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习近平提出了闽东发展的具体思路,并针对区县乡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思路。如在闽东发展思路上提出“弱鸟先飞”,在发展耐力上提出“滴水穿石”,在农业发展上提出“大农业”的路径,在经济发展着力点上提出闽东振兴在“林”的思路,在畲族经济发展上提出要“更开放些”,指出闽东经济发展要处理好六个关系等,在调查分析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为闽东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摘编自王立胜《调查研究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方法》) 材料二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坚持人民至上的认识路线。只有深入基层、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得民情而治,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难心事,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是做决策、抓工作,还是促落实,都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群众观,深入群众,摸清民情,找准问题,提实对策。要树牢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去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瞎说一气、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熟视无睹”“主观臆想”而自动消失。我们要调整工作思维、转变角色,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提对策,不要“纸上谈兵”、高高在上,而要身入、心至基层,了解、掌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不要嫌弃人民开出的“土方”。实践方出真知,高手往往在民间。党员干部要透过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客观规律,获得正确认识,充分集中并运用人民智慧。调查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调查研究中,必须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群众吃下“定心丸”。要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对上负责、对下负责,推动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传好党的“传家宝”。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人们容易束手无策,而通过调查研究,全面地、客观地把握现状后,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案便会呼之欲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