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综合探究:领悟辩证精髓 处理复杂问题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展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历程和成就,见证杭州、金华、温州等浙江城市因一场盛会而迅速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科学部署和大力支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国家自豪感和自信心。 2.科学精神:通过探索杭州举办奥运会的初心、历程和波折等问题和资料搜集,借助观点评析、小组合作、情境分析、撰写倡议书等任务形式,深刻感受辩证法思维的奥妙,感悟亚运会举办背后的多方力量,树立科学精神,求真务实,勇于探究,探寻规律。 3.公共参与:通过让学生畅谈“绿色亚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真正参与到双碳行动中来;通过“青春弄潮”倡议书,让青年学生行动起来,加入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队伍中。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领悟质量互变规律,掌握适度原则,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体会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教学难点: 领悟辩证思维精髓,反对形而上学错误。 教学过程 课前回顾:展示第三单元知识结构 教师活动:梳理辩证思维方法的内涵 学生活动:回顾从第八课到第十课的思维方法论 教师小结:辩证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要坚持“四个辩证统一”,分别是分析与综合,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具体与抽象的辩证统一。 设计意图:本课是第三单元综合探究,是对第八课到第十课的总结,学生对辩证思维方法这一概念并不陌生。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能快速帮助学生清晰本课要点 教师过渡:第19届亚洲夏季运动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本次亚运会的筹办可谓一波三折,因疫情而延期至今年举行。下面,让我们“杭州亚运会何以从0到1到∞”为总议题,一同追寻杭州亚运会的发展,一起学习其中的辩证精髓。 新课讲授:播放视频:杭州亚运会宣传片《弄潮》 活动1:因何申办亚运会 (子议题1:从杭州申办亚运会的原因中理解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教师活动:介绍杭州成功申请亚运会主办权的历史。 2015年9月16日,第34届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上,经45个亚欧理事会成员国的投票通过,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主办权。一时间,欢呼震天、掌声雷动、国旗飘扬,大家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表达此刻的激动和欣喜。 这是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 探究问题1:杭州为何要积极申办2022年亚运会?鼓励从不同角度分析。 学生甲:我认为可以从经济、生态、社会等角度进行分析。 学生乙:我认为可以从对杭州市民,对杭州城市,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分析。 学生丙:我来进行补充,我认为国际视野角度,还可以分为对参赛国家,对亚洲,对整个世界。 教师活动:观察学生的回答。 教师总结:的确,举办亚运会具有诸多意义和重大影响。 第一、举办亚运会能促进全球友谊与团结:通过竞技交流,各国运动员展示各自才能,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团结; 第二、能提高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举办亚运会是一个国家向世界展示其发展成就和综合实力的机会;第三,能推动经济发展: 举办亚运会所需要的投资和建设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带来就业机会,促进旅游、零售、餐饮等产业发展; 第四、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教师追问:那能否说举办亚运会是铁定“稳赚不赔”的活动呢? 学生回答:不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除了要看到举办的积极影响,也不能忽略可能伴随的风险和弊端。 探究问题2:作为当年唯一申请的城市,有人认为杭州此举是“得不偿失”。你如何看待? 学生回答:我认为总体上是利大于弊。尽管举办亚运会也会带来许多不可控的风险,但从现实来看,我们通过决心和智慧,成功将这些压力转化为了动力。 课件展示:申办亚运会的原因———分论点和综上所述 教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