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感人的坟墓 阅读提示 本文是一篇纪实作品,记述的是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经历,这一年正是列夫·托尔斯泰一百周年诞辰,茨威格来到他的墓地,凭吊这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文章通过对托尔斯泰墓的描写,赞颂了托尔斯泰崇高而朴素的品格,抒发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无比敬仰之情。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以突出托尔斯泰墓的“伟大”和“感人”。这里的对比是多方面的,先是托尔斯泰墓与一般人的墓的对比,“一个小小的矩形土丘坐落在高大繁茂的树林之中———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铭文”;然后是这座无名墓冢与托尔斯泰伟大的名声对比,“这位伟人就是这样不题自己的名字,被埋葬在那里,再也没有一个人有像他这样为了自己的名字和荣誉而痛苦不堪”;此外还将“高贵的朝圣之地”与其“偏僻、孤寂”“没有人看守,也没有人护卫”进行对比,等等。 课文还多处运用排比、比拟等手法,把浓厚真挚的情感渗透进所描述的事、物、情、景之中,摇曳多姿。此外,夹叙夹议写法的运用,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如“通常人们总是对陵墓的壮观感到好奇,而在这里却以一睹坟茔的出奇简朴为快”“它们的气象都不及这座在树林之中、非常安谧的无名坟茔感人至深,因为在它上面只有风儿在絮絮低语,而坟茔本身却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和话语”等,都将作者的感受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情感强烈地加以抒发,充分展现了“更伟大、更感人”“感人至深”的丰富内涵,给人以教育,给人以启示。 一、基础知识应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尘嚣 墓冢 荫庇 禁锢 飒飒 xiāo zhǒng pì gù sà B.xiáo zhǒng bì gū suǒ C.xiáo zǒng pì gū sōu D.xiāo zhǒng bì gù sà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焕发 急躁 部署 融会贯通 B.销毁 缅怀 统率 精兵简政 C.墨守 题纲 隐蔽 永往直前 D.挑衅 沧桑 上溯 辨伪去妄 3.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忘不了那一段_____的往事,也忘不了曾帮助过他的人。 ②各高校要在现有基础上,_____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 ③走进国家图书馆那古朴庄严的阅览大厅,任何一个参观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甚至屏住呼吸,以免_____公众专注的阅读。 ④_____投资股票比投资开放式基金风险大得多,还是有不少人选择投资股票。 A. 辛酸 健全 妨碍 尽管 B. 心酸 健全 妨害 虽然 C. 辛酸 建立 妨害 虽然 D. 心酸 建立 妨碍 尽管 4.对下面这段文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山路旁的树在雨中站立着。①连天的绿叶一簇簇,一团团,挽着,拥着,静而不滞,动而不浮。②雨打着片片绿裙翻着卷儿,像击琴键,像跳芭蕾。③你再看那树干,有的油光发亮,裹着青皮衣;有的挂满雨珠,披着鱼鳞;有的调皮地伸着脖颈,好奇地张望路上的行人。④这雨中美景怎不叫人心生喜爱之情呢? A. ①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绿叶的茂密,“静而不滞,动而不浮” 表现出了连天的绿叶在雨中的情态。 B. ②句中“像击琴键,像跳芭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雨打绿叶活泼、灵动、富有韵律的样子。 C. ③句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披着鱼鳞”“伸着脖颈”写出了雨中树叶油光发亮、摇曳动人的姿态。 D. ④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雨中美景令人油然而生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雨景的由衷赞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山水画作为中国画中的一个重大类别,通常被赋予比人物画等更高的“意义”,这归因于自然界的景观物象最有利于承载文人的精神,甚至政治理想的缘故。 B. 安徽省的“界首彩陶”,继承了“唐三彩”丰富多样的造型风格,还吸收了戏曲、剪纸的艺术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