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99643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复习卷(含解析)

日期:2024-05-2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7068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章,环境,察觉,单元,复习,解析
  • cover
七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复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从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B.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光线发生折射时,若入射角变小,折射角一定也变小 D.光线发生反射时,不可能同时发生折射 2.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 1998年中山主城区就推行了"禁鸣"措施,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也都悬挂了"禁鸣"标识,但机动车鸣笛所产生的噪音愈演愈烈。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从不同的地方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4.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在A、B处同时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5.妈妈切肉时不小心切到了手指头,流出了血,切到了(  ) A.真皮层 B.表皮层 C.皮下组织层 D.保护组织 6.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光的有关现象在生活是常见的,下列对于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①是因为光的折射,水中“筷子”(侧面看)是水中筷子的放大、正立的虚像 B.②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墙上“手影”是手经过小孔所成的实像 C.③是因为光的反射,“彩虹”是太阳光发生色散后的单色光排列 D.④是因为光的反射,“倒影”是白鹤在水面成等大、倒立的虚像 8.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相关实验过程,其中 M 为水平放置的平面镜,E、F 为可以绕 ON 折转的纸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OP 是入射角 B.图甲中如果光线沿 BO 射入,可以沿 OA 射出 C.图乙中若将 F 板绕 ON 向后转,反射光线会消失 D.图甲中将入射光线沿 E 所在平面绕 O 点顺时针旋转,反射光线也随之顺时针旋转 9.黄店镇桐山后金村是宋末学者金履祥的后代聚居地。该村富有文化底蕴,同时兼顾了江南小乡村的秀美:村中池塘正中长着千年古柏,水边白鹭悠走,水下鱼儿畅......妈妈用手机拍下了这些场景。 下列相关“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B.水下鱼儿的“鱼影”———光的反射 C.岸边白鹭的“黑影”———光的色散 D.妈妈手机的“摄影”———光的折射 10.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口”。盲人“阅读”盲文靠的是(  ) A.视觉 B.触觉 C.痛觉 D.听觉 11.如右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2.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