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04547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2117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
  • cover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会仿写》支架式写作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写作奠定基础。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2、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教材分析】 所谓仿写,就是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写作。茅盾先生说过:“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高尔基也说过:“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单元安排仿写训练,就是让学生学会从优秀范文的选材、立意、语言、结构等方面加以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本单元是一个多文体的单元,课文包含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和两篇散文。《社戏》是一篇经典小说,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活、自然风光,感受水乡的和睦的民风。《回延安》是当代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教学时要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饱满的情感,感知诗作的明亮、瑰丽而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并体会诗作模仿陕北民歌旧形式以表现新时代内容的特点。《安塞腰鼓》是一篇新时期的经典散文,它写陕北高原,写高原腰鼓,写打腰鼓的人,展示黄土高原的民俗民风,以及高原人雄健的精神气质。它在语言运用和修辞方法方面尤其值得认真学习。《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灯笼”为线索,申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文章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值得借鉴。 【学情分析】 当前,有不少学生买了大量的课外优秀作文选来阅读,在考场作文时对这些读过的优秀作文进行切割拼凑。即使是模仿,也仅仅是语言形式的套用,有的甚至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生搬硬套,切割拼凑、搬用、抄袭与模仿有着本质的区别。模仿的实质是理解和运用,写作中的模仿是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就在于让学生掌握仿写的技巧与步骤。 【教学目标】 1、了解仿写的类型,领会仿写要求。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仿写训练,初步掌握仿写修辞和仿写描写手法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 明确仿写要求,掌握仿写技巧 【写作教学支架搭建点与支架类型】 基于写作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头脑风暴”--“范文引路”--“方法总结”———互评互改”四个教学环节。 “头脑风暴”中使用了情境支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小雨同学昨晚看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被其中激烈、精彩的拼搏场面打动,很想将那场面用文字描述出来,但又苦于文字干涩无力。请同学们帮他想想办法,如何将那精彩的比赛场面描绘下来。“范文引路”中使用了范文支架,选取《安塞腰鼓》中修辞手法运用最精彩段落以及《“飞天”凌空》中的片段,让同学们分析两篇的精彩之处。“方法总结”中使用了方法支架,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并总结出运用排比和动作描写来刻画场景的方法。“互评互改”使用了评价支架,对学生写作进行阶梯式评价,同时也检验了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写作评价】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张志公先生曾说:“模仿,是学习的必由之路。”仿写是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什么是仿写?我们又该怎样仿写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仿写。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仿写的类型,领会仿写要求。 2、通过仿写训练,初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