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06708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初步分析》单元同步备课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2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30883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格式,教案,备课,同步,科版
  • cover
第20章 数据的初步分析 单 元 备 课 第 5单元 本单元所需课时数 9课时 课标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2.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知道它们是对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3.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一组简单数据的方差.4.体会样本与总体的关系,知道可以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5.能解释数据分析的结果,能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教材分析 本章是八年级数学的最后一章,与八年级数学下册前几章联系不大,但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本章内容是在七年级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道如何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展开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如何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对整个数据的分布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利用统计量对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进行分析,以及如何用“样本”的研究推断“总体”,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数据的频数分布,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 主要包括3:第20.1节“数据的频数分布”通过实例引入频数与频率的概念,经历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直方图的过程,了解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20.2节“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中先介绍了数据的集中趋势,引入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特征,并体会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统计思想,然后介绍了数据的离散程度,通过对数据差异的分析,引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量———方差,并介绍了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方差,最后通过实际问题,体会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的统计思想;20.3节“综合与实践 体重指数”中以“体重指数”为载体,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理解频数、频率等概念,会对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列出相应的频数分布表,并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能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别,能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特征数字对数据的集中趋势作出评判.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从事收集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时分配 20.1 数据的频数分布 1课时20.2 数据得分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 6课时20.3 综合与实践 体重指数 1课时 小结 评价 1课时 教与学建议 1.注重、学生的活动,特别是小组合作的活动.2.教学选材要广泛,有关数据要真是、可靠,呈现方式宜多种多样.3.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避免评价的统一性.4.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数据,注重其他课程资源(如信息技术、媒体)的开发与利用. 20.1 数据的频数分步 课题 数据的频数分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7-1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理解频数、频率等概念,会对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列出相应的频数分布表,并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掌握制作频数分布表的步骤,熟练制作频数分布表、频数直观图.教学难点:合适分组,如何确定分点.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1.复习回顾,引入课题教师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