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09246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3.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共2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186271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自然保护区,23张,安全,生态,地理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课标要求】 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生态退化的原因、危害及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综合思维) 2、结合图文资料、视频说出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分析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通过收集资料和情景剧,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 【学习目标】 目 录 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一 目 录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二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 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广义的自然保护区:是指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还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地等各种保护地。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保护植物“活化石”的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丹霞地貌的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热带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一)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目前,我国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大约147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有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得到恢复。 (3)设立现状: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一)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依据 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 196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明确了国家公园的基本特征为:(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 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物种、景观和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2)政府权力机构已经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美丽的山景、河景、湖景、海景,甚而人工水库建景,皆可大量规划保护,发展成美丽的国家公园,吸引各地人士前往欣赏旅游。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P95 阅 读 国 家 公 园 自然保护区类型 自然 生态系统类 野生生物类 自然遗迹类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 野生动物类型 野生植物类型 地质遗迹类型 古生物遗迹类型 一、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